出自宋代黃公度《三瑞堂》:
機云二子才孤標,妙齡馳聲典午朝。
今見遠孫來海嶠,儒雅雍容飾漢條。
德化醇醲春有腳,天姿粹美玉不彫。
無復(fù)犢牛充帶佩,坐令襦绔成歌謠。
蘊藉斯人合臺閣,暫把一麾亦不惡。
鈴閣正午槐陰清,訟庭無人鳥聲樂。
政成瑞應(yīng)一何多,天香國艷駢花萼。
可但漁陽傾麥岐,會見西京紀神爵。
吾聞作善天降祥,拭目泥封下建章。
一時文采七閩郡,千載風流三瑞堂。
坤珍效祉來未央,九莖怒芽抽且長。
胡不圖之獻天子,播在樂府歌芝房。
注釋參考
無復(fù)
(1).不再,不會再次?!秴问洗呵铩ちx賞》:“詐偽之道,雖今偷可,后將無復(fù)。” 陳奇猷 校釋:“此文意謂詐偽之道,雖今可以茍且得利,后將不可復(fù)得利也。”《晉書·王導(dǎo)傳》:“ 桓彝 見朝廷微弱……憂懼不樂。往見 導(dǎo) ,極談世事,還,謂 顗 曰:‘向見 管夷吾 無復(fù)憂矣。’” 唐 韓愈 《落葉送陳羽》詩:“落葉不更息,斷蓬無復(fù)歸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下·格局》:“ 圣嘆 之評《西廂》,可謂晰毛辨髮,窮幽極微,無復(fù)有遺議於其間矣。”
(2).指不再有,沒有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對俗》:“不死之事已定,無復(fù)奄忽之慮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金樓子·雜記上》:“少來搜集書史,頗得諸遺書,無復(fù)首尾,或失名,凡百餘卷?!?瞿秋白 《赤潮曲》:“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,無論黑、白、黃,無復(fù)奴隸種?!?/p>
(3).沒有履行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雜言》:“ 仲尼 曰:‘不強不遠,不勞無功,不忠無親,不信無復(fù),不恭無禮,慎此五者,可以長久矣?!?/p>
(4).不能恢復(fù)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必仁且知》:“其規(guī)非者,其所為不得其事,其事不當,其行不遂,其名辱,害及其身,絶世無復(fù),殘類滅宗亡國是也?!?/p>
犢牛
小牛。 清 龔自珍 《黃犢謠》:“黃犢躑躅,不離母腹。躑躅何求?乃不如犢牛?!?/p>
帶佩
(1).腰帶上的佩飾?!逗鬂h書·禮儀志上》:“最后親陵,遣計吏,賜之帶佩。”亦作“ 帶珮 ”。 漢 徐干 《中論·修本》:“上懸乎冠緌,下繫乎帶珮?!?/p>
(2).比喻眾溪流入一川,如諸佩飾系于一帶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渭水》:“ 蘭渠川 水出自 北山 ,帶佩眾溪,南流注于 渭 ?!?/p>
見“ 帶佩 ”。
坐令
猶言致使;空使。 唐 韓愈 《贈唐衢》詩:“胡不上書自薦達,坐令四海如 虞 唐 ?” 明 劉基 《結(jié)交行》:“寧知嫌隙翻掌成,坐令衽席生戈兵!” 丘逢甲 《汕頭海關(guān)歌》:“坐令洋貨日報關(guān),萬巧千奇無不備?!?/p>
歌謠
歌謠 (gēyáo) 隨口唱出的沒有音樂伴奏的韻語,如民歌、民謠、兒歌、童謠等 folk song;ballad;nursery rhyme黃公度名句,三瑞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