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噏開伯道
出自南北朝何遜《行經(jīng)孫氏陵詩》:
昔在零陵厭。
神器若無依。
逐兔爭先捷。
掎鹿兢因機(jī)。
呼噏開伯道。
叱詫掩江畿。
豹變分奇略。
虎視肅戎威。
長蛇衂巴漢。
驥馬絕淮淝。
交戰(zhàn)無內(nèi)御。
重門豈外扉。
成功舉已棄。
兇德復(fù)而違。
水龍忽東騖。
青蓋乃西歸。
朅來已永久。
年代曖微微。
苔石疑文字。
荊墳失是非。
山鶯空曙響。
隴月自秋暉。
銀海終無浪。
金鳧會(huì)不飛。
閴寂今如此。
望望沾人衣。
注釋參考
呼噏
亦作“ 呼翕 ”。1.呼氣和吸氣。 南朝 宋 周朗 《報(bào)羊希書》:“呼噏以補(bǔ)其氣,繕嚼以輔其生?!?/p>
(2).吸入,攝取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樓玄傳》:“﹝陛下﹞勤心好道……呼翕清淳,與天同極?!?晉 陸機(jī) 《列仙賦》:“列仙玄妙……呼翕九陽,抱一含元?!?/p>
(3).道家導(dǎo)引吐納的養(yǎng)生術(shù)。后用指長生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詩之三十:“乘云招 松 喬 ,呼噏永矣哉?!?/p>
(4).一息之間,形容頃刻之間?!稌x書·忠義傳·王豹》:“密禍潛起,輒在呼噏?!?/p>
(5).猶吞吐。形容氣盛勢大?!逗鬂h書·朱穆傳》:“當(dāng)今中官近習(xí),竊持國柄……運(yùn)賞則使餓隸富於 季孫 ,呼噏則令 伊 顏 化為 桀 跖 。” 明 宋濂 《跋三官祠記》:“公執(zhí)文章政柄,呼噏一世?!?/p>
伯道
晉 鄧攸 的字。 唐 元稹 《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》:“ 士元 名位屈, 伯道 子孫無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結(jié)構(gòu)》:“向憂 伯道 之憂,今且五其男、二其女,孕而未誕,誕而未孕者,尚不一其人?!?清 嚴(yán)有禧 《漱華隨筆顧亭林》:“得一子,已成童而夭,竟同 伯道 ?!眳⒁姟?伯道無兒 ”。
霸道。伯,通“ 霸 ”。指國君憑借武力、刑法、權(quán)勢等進(jìn)行統(tǒng)治的政策?!稘h書·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 齊桓 行伯道,會(huì)諸侯,事 周 室?!?顏師古 注:“伯讀曰霸?!薄稘h書·梅福傳》:“ 高祖 棄 陳平 之過而獲其謀, 晉文 召天王, 齊桓 用其讎,有益於時(shí),不顧逆順,此所謂伯道者也?!?宋 王禹偁 《一品孫鄭昱》詩:“我愛三代時(shí),法度有深根……四民有定分,宦路無馳奔。自從雜伯道,傾奪日喧喧?!?/p>
何遜名句,行經(jīng)孫氏陵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全民畫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