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玉悲秋愁悶,江淹夢筆寂寞
出自元代白樸《【小石調(diào)】惱煞人》:
又是紅輪西墜,殘霞照萬頃銀波。
江上晚景寒煙,霧蒙蒙、風(fēng)細(xì)細(xì),阻隔離人蕭索。
。
。
宋玉悲秋愁悶,江淹夢筆寂寞。
人間豈無成與破,想別離情緒,世界里只有俺一個。
。
。
為憶小卿,牽腸割肚。
凄惶悄然無底末,受盡平生苦。
天涯海角,身心無個歸著。
恨馮魁,趨恩奪愛,狗行狼心,全然不怕天折挫。
到如今刬地吃耽閣,禁不過,更那堪晚來暮云深鎖。
。
。
故人杳杳,長江風(fēng)送,聽胡笳瀝瀝聲韻聒。
一輪皓月朗,幾處鳴榔,時復(fù)唱和漁歌。
轉(zhuǎn)無那,沙汀蓼岸,一點(diǎn)漁燈相照,寂寞古渡停畫舸。
雙生無語淚珠落,呼仆隸指潑水手,在意扶柁。
。
。
蘭舟定把蘆花過,櫓聲省可里高聲和。
恐驚散宿鴛鴦,兩分飛也似我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宋玉
戰(zhàn)國 時 楚 人,辭賦家?;蚍Q是 屈原 弟子,曾為 楚頃襄王 大夫。其流傳作品,以《九辯》最為可信?!毒呸q》首句為“悲哉秋之為氣也”,故后人常以 宋玉 為悲秋憫志的代表人物。又傳說其人才高貌美,遂亦為美男子的代稱。 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華容婀娜,天上無儔;玉體逶迤,人間少匹。輝輝面子,荏苒畏彈穿;細(xì)細(xì)腰支,參差疑勒斷。 韓娥 宋玉 ,見則愁生; 絳樹 青琴 ,對之羞死。” 宋 周邦彥 《紅羅襖·秋悲》詞:“ 楚 客憶江蘺,算 宋玉 未必為秋悲?!?明 陳所聞 《閨思》曲之一:“銷魂鶯燕偏拖逗,不知 宋玉 何緣獨(dú)怨秋?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:“若非 宋玉 墻邊過,定是 潘安 車上來?!?/p>
悲秋
悲秋 (bēiqiū) 看到秋無草木凋零而感到傷悲 feel sad with withered plants in the autumn 閑庭欹枕正悲秋?!獎⒓嬖?h3>愁悶愁悶 (chóumèn) 憂愁苦悶;憂慮煩悶 feel gloomy江淹夢筆
傳說 南朝 梁 江淹 夜夢 郭璞 索還五色筆,爾后為詩遂無佳句。后因以“江淹夢筆”喻才思減退。 元 白樸 《惱煞人》套曲:“ 宋玉 悲秋愁悶, 江淹 夢筆寂寞,人間豈無成與破?!眳⒁姟?江淹才盡 ”。
成語解釋傳說南朝梁江淹夜夢郭璞索還五色筆,爾后為詩遂無佳句。后以之比喻才思減退。江淹夢筆出處元·白樸《惱煞人》:“宋玉悲秋愁悶,江淹夢筆寂寞,人間豈無成與破?!?h3>寂寞寂寞 (jìmò) 冷清孤單;清靜 solitary;lonely;lonesome 寂寞難耐 靜寂無聲 deadly still白樸名句,【小石調(diào)】惱煞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