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非與天通,造請輒違拒
出自宋代李薰《丙寅歲秋再抵長松奉等慈師入城作詩記一時事》:
前來送師歸,今日迎師去。
送迎我何勞,師乃困行路。
天公將歸誰尤,耗釋此下土。
一水禍未忘,旱勢復如許。
小民惟怨咨,惜莫知其故。
徑須憑佛力,庶可回帝怒。
自憐操持約,一念寄香縷。
氤氤才上徹,云色暗窗戶。
數(shù)聲跳珠急,忽已忘處所。
老僧笑謂我,水旱要有數(shù)。
德非與天通,造請輒違拒。
官豈真德人,天意遽相與。
更看鞭雷公,滂沛逐飛雙。
定身固如如,未始間行住。
抗走不少停,政恐塵埃污。
傾心太平日,十五一風雨。
官既罷迎送,師亦得安處。
我聞低頭謝,勤爾相誨語。
作詩書長松,來者尚有取。
注釋參考
與天
謂凡合乎天道者,則得天助?!秶Z·越語下》“持盈者與天” 韋昭 注:“與天,法天也?!薄豆茏印ば蝿荨罚骸俺譂M者與天?!?尹知章 注:“能持滿者,則與天合?!薄妒酚洝ぴ酵蹙溘`世家》:“持滿者與天?!?司馬貞 索隱:“與天,天與也。言持滿不溢,與天同道,故天與之?!?/p>
造請
登門晉見?!妒酚洝た崂袅袀鳌罚骸肮湎嘣煺?禹 , 禹 終不報謝,務在絶知友賓客之請,孤立行一意而已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治家》:“ 鄴下 風俗,專以婦持門戶,爭訟曲直,造請逢迎……此乃 恒 代 之遺風乎?” 宋 劉克莊 《賀新郎·郡宴和韻》詞:“老去把茅依地主,有瓦盆盛酒荷包飯。停造請,免朝見?!?清 顧炎武 《贈林處士古度》詩:“五官既不全,造請無虛時。”
違拒
亦作“ 違距 ”。違抗;不服從。 南朝 梁武帝 《孝思賦》序:“是歲 齊明 作相,疑論未決,密馳表疏,勸徵 慧景 ,折簡而召,必不違拒?!?南朝 梁 江淹 《蕭拜相國齊公十郡九錫章》:“違距以深,追增怵迫?!?元 無名氏 《謝金吾》楔子:“如有違拒者,依律論罪。” 清 陳天華 《猛回頭》:“朝廷固然是不可違拒,難道説這洋人的朝廷,也不該違拒么?”
李薰名句,丙寅歲秋再抵長松奉等慈師入城作詩記一時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