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魏了翁《恭挽寧宗皇帝》:
內(nèi)禪逾三甲,中興會百年。
歸疆才汶上,勒石未燕然。
忽悵龍髯墮,旋瞻燕翼傳。
遺民滿關洛,南望涕縈漣。
注釋參考
龍髯
亦作“ 龍髥 ”。1.龍之須?!妒酚洝し舛U書》:“ 黃帝 采 首山 銅,鑄鼎於 荊山 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髯下迎 黃帝 。 黃帝 上騎,羣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餘人,龍乃上去。餘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龍髯,龍髯拔,墮,墮 黃帝 之弓。百姓仰望 黃帝 即上天,乃抱其弓與胡髯號,故后世因名其處曰 鼎湖 ,其弓曰烏號?!焙笥脼榛实廴ナ乐洹?唐 李嶠 《汾陰行》:“自從天子向 秦關 ,玉輦金車不復還。珠簾羽扇長寂寞, 鼎湖 龍髯安可攀?” 清 顧炎武 《謁欑宮文》之一:“行年五十,慨駒隙之難留;涉路三千,望龍髯而愈遠?!?清 葉方藹 《授職翰林學士感恩述懷》詩:“身離??隗@還在,夢挽龍髥恨不廻。” 梁啟超 《中國積弱溯源論》第四節(jié):“而 文宗 顯皇帝 ,復為 英 法 聯(lián)軍所迫,北狩 熱河 , 鼎湖 一去,龍髯不返。”
(2).帝王之須。 唐 李遠 《贈寫御容李長史》詩:“玉座塵消硯水清,龍髯不動綵毫輕?!?/p>
(3).喻松葉;松。 唐 李賀 《五粒小松歌》:“緑波浸葉滿濃光,細束龍髯鉸刀剪?!?宋 王安石 《道傍大松人取為明》詩:“虬甲龍髯不易攀,亭亭千尺蔭南山?!?/p>
燕翼
(1).《詩·大雅·文王有聲》:“ 武王 豈不仕,詒厥孫謀,以燕翼子。” 毛 傳:“燕,安;翼,敬也?!?孔穎達 疏:“思得澤及后人,故遺傳其所以順天下之謀,以安敬事之子孫?!?陳奐 傳疏:“詒,遺也……言 武王 以安敬之謀遺其孫子也?!焙笠浴把嘁怼敝^善為子孫后代謀劃。 漢 蔡邕 《郡掾吏張玄祠堂碑銘》:“篤垂餘慶,貽此燕翼。邈矣遺孫,用懷多福。”《周書·宣帝紀》:“朕以眇身,祗承寳祚,庶幾聿修之志,敢忘燕翼之心?!?宋 陳師道 《代賀生皇子表》:“承列圣之丕緒,方懷燕翼之思;以百姓而為心,宜有子孫之福。” 清 錢謙益 《父約封文林郎贈徵仕郎刑科給事中制》:“凡此象賢之美,誰非燕翼之詒?”
(2).指輔佐。《后漢書·鄭興傳》:“昔 張仲 在 周 ,燕翼 宣王 ,而詩人悅喜?!?宋 陸游 《逆曦授首賀太皇太后箋》:“坤厚資生,母儀燕翼。每道先朝之家法,助成圣主之性仁。”
(3).燕的翅膀。 唐 元稹 《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》:“鶯聲愛嬌小,燕翼玩逶迤。” 唐 郭紹蘭 《寄夫》詩:“我壻去重湖,臨窗泣血書。殷勤憑燕翼,寄與薄情夫。”
魏了翁名句,恭挽寧宗皇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