塵土長安古道深,潼關(guān)依舊接桃林
出自宋代晁補之《潼關(guān)道中》:
塵土長安古道深,潼關(guān)依舊接桃林。
使君驄馬來何后,道士青牛去莫尋。
春半河山猶寂莫,日長坑阪正崎嵚。
平生冷笑元龍誤,老覺求田負(fù)寸心。
注釋參考
土長
(1).謂土地形成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遂古篇》:“山崩邑淪,寧幾千兮;石生土長,必積年兮?!?/p>
(2).指地面上升。《詩·小雅·甫田》“大田多稼,既種既戒,既備乃事” 漢 鄭玄 箋:“至孟春土長冒橛,陳根可拔而事之。”《舊唐書·五行志》:“ 建中 初, 魏州 魏縣 西四十里,忽然土長四五尺數(shù)畝,里人駭異之。明年, 魏博 田悅 反…… 悅 時壘正當(dāng)土長之所,及僭署告天,乃因其長土為壇以祭。”
(3).在本地生長。 宋 曾鞏 《道山亭記》:“雖其土長川居之人非生而習(xí)水事者,不敢以舟楫自任也?!?/p>
(4).一方之長?!端问贰ね鈬鴤魑濉ふ汲恰罚骸叭怀甲詾橥灵L,聲勢尚卑,常時外國頗相侵撓?!?/p>
古道
古道 (gǔdào) 傳統(tǒng)的正道。今通稱不趨附流俗,守正不阿為古道 ancient rules and methods 夫重懷古道,枕籍詩書,危不能安,亂不能治,郵里逐雞難,亦無黨也?!獫h· 桓寬《鹽鐵論·殊路》 古樸 simple and unsophisticated 古道熱腸 忠厚古道 古舊的路徑 old road 踏上石子鋪的古道 樂游原上清秋節(jié), 咸陽古道音塵絕。—— 唐· 李白《憶秦娥》潼關(guān)
關(guān)隘名。古稱 桃林塞 。 東漢 時設(shè) 潼關(guān) ,故址在今 陜西省 潼關(guān)縣 東南,處 陜西 、 山西 、 河南 三省要沖,素稱險要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四》:“ 河 在 關(guān) 內(nèi),南流,潼激關(guān)山,因謂之 潼關(guān) 。” 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:“ 潼關(guān) 百萬師,往者散何卒。” 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四章:“只要明天從 潼關(guān) 附近沖過去,到了 河南 ,官兵就再也包圍不住咱們啦?!?/p>
依舊
依舊 (yījiù) 依然像從前一樣 as before;still 書房的陳設(shè)依舊未變桃林
古地區(qū)名。在今 河南 靈寶 以西, 陜西 潼關(guān) 以東地區(qū)。為 周武王 放牛處?!稌の涑伞罚骸百任湫尬模瑲w馬于 華山 之陽,放牛于 桃林 之野,示天下弗服?!?孔 傳:“山南曰陽, 桃林 在 華山 東,皆非常養(yǎng)牛馬之地,欲使自生自死,示天下不復(fù)乘用?!薄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胺排?桃林 之陰,以示不復(fù)輸積?!?唐 劉禹錫 《述舊賀遷寄陜虢孫常侍》詩:“關(guān)頭古塞 桃林 靜,城下長河竹箭迴?!?清 薛福成 《晉執(zhí)政諸卿考》:“ 晉 用 先軫 諸臣,遏 楚 方張之言,而戢其問鼎之心,扼據(jù) 殽 函 之險要,橫塞 秦 衝,俾不得越 桃林 一步。”
晁補之名句,潼關(guān)道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