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兩漢 黃石公《三略·上略》:
摘自《三略·上略》
解釋:善善惡惡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中,而不要僅停留在口頭上,否則邪正不分,忠奸莫辨,于國無補,于民有害。
原文摘要:
訕◎;是謂亂源。”《軍讖》曰:“強宗聚奸,無位而尊,威無不震;葛藟相連,種德立恩,奪在位權(quán);侵侮下民,國內(nèi)嘩喧,臣蔽不言;是謂亂根?!薄盾娮彙吩唬骸笆朗雷骷?,侵盜縣官,進退求便,委曲弄文,以危其君;是謂國奸。”《軍讖》曰:“吏多民寡,尊卑相若,強弱相虜;莫適禁御,延及君子,國受其咎。”《軍讖》曰:“善善不進,惡惡不退;賢者隱蔽,不肖在位;國受其害。”《軍讖》曰:“枝葉強大,比周居勢;卑賤陵貴,久而益大;上不忍廢,國受其敗。”《軍讖》曰:“佞臣在上,一軍皆訟;引威自與,動違于眾;無進無退,茍然取容◎;專任自己,舉措伐功;誹謗盛德,誣述庸庸;無善無惡,皆與己同;稽留行事,命令不通;造作其政,變古易常;君用佞人,必受禍殃。”《軍讖》曰:“奸雄相稱
注釋參考
善不
同“ 善否 ”。不,通“ 否2 ”?!秶Z·晉語一》:“若 紂 有良子而先喪 紂 ,無章其惡而厚其敗。鈞之死也,無必假手於 武王 ,而其世不廢祀至于今,吾豈知 紂 之善不哉?”不,一本作“ 否 ”。
惡惡
憎恨xie{1|1}惡?!豆騻鳌べ夜吣辍罚骸熬又異簮阂布彩迹粕埔矘方K。”《史記·平津侯主父列傳》:“蓋君子善善惡惡,君宜知之?!薄缎绿茣の横鐐鳌罚骸叭缓笊粕贫鴲簮?,審罰而明賞,無為之化何遠之有!” 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論式》:“《詩》之惡惡,莫如《巷伯》,然猶戮及其身,今指斥及於腐骨,其疾惡甚於詩人矣?!?/p>
不退
不了;不完?!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皬男履赀@七八日,何曾得一個閒?恨不得長出兩張嘴來,還吃不退?!?/p>
隱蔽
隱蔽 (yǐnbì) 借助別的東西遮蓋掩藏 take cover;conceal 他們隱蔽在高粱地里不肖
不肖 (bùxiào) 品行不好,沒有出息(多用于子孫)(不肖子孫) unworthy 謙辭。不才,不賢 Nothing doing 臣等不肖,請辭去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在位
在位 (zàiwèi) 原指居于君主的地位或官吏任職做官,現(xiàn)也指當政 be on the throne 老廠長在位時 仁人在位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不復(fù)在位?!妒酚洝でZ生列傳》 責(zé)我在位已久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黃石公名句,三略·上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