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憫龍鐘許放還,夢魂尚記侍威顏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和吳警齋侍郎二首》:
帝憫龍鐘許放還,夢魂尚記侍威顏。
難陪貢禹王陽后,猶在申公轅固間。
昔領(lǐng)群仙上蓬島,今為居士老香山。
癡年八十官三品,不欠浮名只欠閑。
注釋參考
龍鐘
龍鐘 (lóngzhōng) 年老體衰、行動不便的樣子。也指潦倒不得志的樣子 decrepit;senile 交結(jié)慚時輩,龍鐘似老翁。——李端《贈薛戴》 老態(tài)龍鐘 另指濕漉漉的樣子放還
釋放回家。《周書·明帝紀》:“及諸村民一家有犯,乃及數(shù)家而被遠配者,并宜放還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四七回:“二位放心,我這封親筆書去,少刻定當放還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小姊妹!他們捉了我們五六個人!他們不放還,我們拚性命。”
夢魂
古人以為人的靈魂在睡夢中會離開肉體,故稱“夢魂”。 唐 劉希夷 《巫山懷古》詩:“頽想臥瑤席,夢魂何翩翩?!?宋 晏幾道 《鷓鴣天》詞:“春悄悄,夜迢迢,碧云天共 楚 宮遙。夢魂慣得無拘檢,又踏楊花過 謝 橋?!?元 薩都剌 《木蘭花慢·彭城懷古》詞:“ 楚 歌八千兵散,料夢魂應不到 江 東?!?清 沉復 《浮生六記·閨房記樂》:“自別 滄浪 ,夢魂常繞?!?/p>
劉克莊名句,和吳警齋侍郎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