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贈癡庵柴頭陀》:
太室為衾,大塊為枕。
一飯不再餐,一茶不再飲。
脫袍擲笏作百姓,十年悟道保真性。
昭文大學(xué)湛然翁,半夜室中傳祖印。
無求于世長精神,自凈其心延壽命。
野狐禪子落邪蹊,唯我癡庵獨(dú)也正。
向來解后逢癡庵,贈我竹為帚者三。
一掃嗔,二掃貪。
惟有一病掃不得,兩癡相值同酸咸。
雖然我更有一帚,建立天地同不朽。
注釋參考
精神
精神 (jīngshén) 指意識、思維、神志等 spirit;mind 精神為之?!獫h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俱用精神。 精神復(fù)舊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指內(nèi)容的實(shí)質(zhì)所在;主要的意義 essence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活力;精力 vigour 精神飽滿 活躍;有生氣 lively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意志 will 不撓之精神?!獙O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 犧牲精神。自凈
自凈 (zìjìng) self-purification 通過自然作用而凈化 自我凈化,自我滌罪延壽
延壽 (yánshòu) 長壽;延年 prolong life方回名句,贈癡庵柴頭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