鶴籠閑警露,鷹縛悶牽鞲
出自唐代元稹《酬許五康佐(次用本韻)》:
奮迅君何晚,羈離我詎儔。
鶴籠閑警露,鷹縛悶牽鞲。
蓬閣深沉省,荊門遠慢州。
課書同吏職,旅宦各鄉(xiāng)愁。
白日傷心過,滄江滿眼流。
嘶風悲代馬,喘月伴吳牛。
枯涸方窮轍,生涯不系舟。
猿啼三峽雨,蟬報兩京秋。
珠玉慚新贈,芝蘭忝舊游。
他年問狂客,須向老農求。
注釋參考
警露
因白露降臨而相警戒。相傳鶴性機警,“至八月白露降,流於草上,滴滴有聲,因即高鳴相警,移徙所宿處,慮有變害”。見《藝文類聚》卷九十引 晉 周處 《風土記》。后因以“警露”作為詠鶴的典故。 唐 駱賓王 《初秋登王司馬樓宴賦得同字》:“鴻飛漸陸,流斷吹以來寒;鶴鳴在陰,上中天而警露?!?唐 駱賓王 《送王贊府上京參選賦得鶴》:“虛心恒警露,孤影尚凌煙。” 唐 皇甫湜 《鶴處雞群賦》:“安知警露之質,豈誠凌云之意?!?/p>
元稹名句,酬許五康佐(次用本韻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