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辭棄世伴幽獨,猶恐山僧嫌近俗
出自宋代陳師道《八月十日宿百丈山慶善院明日游松風(fēng)庵謁震禪》:
衾裘夜宿方丈屋,風(fēng)燈微茫照溪谷。
杖屨朝行百丈山,林風(fēng)清泠搖佩環(huán)。
道人八十更聰明,耳邊猶愛松風(fēng)聲。
風(fēng)前飽食松下臥,夢里光陰等閑過。
世間貴人多白頭,未容白首送林丘。
左足拘攣右臂緩,榮華只得傍人看。
信知佛法有天樂,掃除疾痼何須藥。
山林於我郤有因,愿言筑室為比鄰。
不辭棄世伴幽獨,猶恐山僧嫌近俗。
注釋參考
不辭
不辭 (bùcí) 樂意去干,不辭讓或不推辭 be willing to 不辭勞苦棄世
棄世 (qìshì) 離開人世,指人死亡 pass away;die 超凡絕俗,遺世獨立;放棄世俗生活 abandon worldly life 棄世則無累?!肚f子·達(dá)生》幽獨
(1).靜寂孤獨。亦指靜寂孤獨的人?!冻o·九章·涉江》:“哀吾生之無樂兮,幽獨處乎山中?!?唐 杜甫 《久雨期王將軍不至》詩:“天雨蕭蕭滯茅屋,空山無以慰幽獨?!?唐 司空圖 《秋思》詩:“勢利長草草,何人訪幽獨?”
(2).獨處。 清 陳確 《講義二·盡心章》:“古有謂性為天所命者,非推高之詞也,正欲合言之而使學(xué)者反求諸幽獨之地焉耳?!?清 譚嗣同 《仁學(xué)》二:“莫顯乎微,容色可徵意旨;莫見乎隱,幽獨即是大廷?!?/p>
山僧
(1).住在山寺的僧人。 北周 庾信 《臥疾窮愁》詩:“野老時相訪,山僧或見尋?!?唐 劉長卿 《尋盛禪師蘭若》詩:“山僧獨在山中老,唯有寒松見少年?!?元 李宗冽 《題岳溪禪林精舍》詩:“山僧四五人,屢訪期識面?!?清 魏源 《武林紀(jì)游》詩之七:“百覓 理安寺 ,始與山僧晤?!?/p>
(2).僧人自稱的謙詞?!段鍩魰しㄑ圩凇ち_漢琛禪師》:“眾人既盡在此,山僧不可無言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師曰:‘山僧過矣!夫人言明日作排,非今日矣?!?/p>
近俗
(1).指近世?!妒斑z記·前漢下》附 南朝 梁 蕭綺 錄:“ 宣帝 之世,有嘉穀玄稷之祥,亦不説今之所生,豈由 神農(nóng) 、 后稷 播厥之功,抑亦 王子 所稱,非近俗所食。”《南史·齊紀(jì)下·廢帝東昏侯》:“王侯貴人昏,連巹以真銀盃,蓋出近俗;又牢燭侈繢,亦虧曩制。”
(2).淺近通俗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書證》:“且 鄭玄 以前,全不解反語,《通俗》反音,甚會近俗?!?明 楊慎 《藝林伐山·詩用兒字》:“古詩有用近俗字而不俗者?!?/p>
陳師道名句,八月十日宿百丈山慶善院明日游松風(fēng)庵謁震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