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即事三首》:
抽簪脫袴滿城忙,大半人多在戲場。
膈膊雞猶金爪距,勃跳狙亦袞衣裳。
湘累無奈眾人醉,魯蠟曾令一國狂。
空巷冶游惟病叟,半窗淡月伴昏黃。
注釋參考
抽簪
謂棄官引退。古時作官的人須束發(fā)整冠,用簪連冠于發(fā),故稱引退為“抽簪”?!段倪x·沉約<應(yīng)詔樂游苑餞呂僧珍詩>》:“將陪告成禮,待此未抽簪?!?李善 注引 鍾會 《遺榮賦》:“散髮抽簪,永縱一壑?!?唐 李深 《游爛柯山》詩:“真興得津梁,抽簪永游衍?!?宋 樂史 《廣卓異記·御制送詩并序》:“遺榮期入道,辭老競抽簪?!?清 曹寅 《半軒至真州舟次即事》詩之二:“終須霖雨去,未老慎抽簪?!?/p>
脫袴
布谷鳥的別稱。因鳴聲而得名。 宋 蘇軾 《五禽言》詩之二:“溪邊布穀兒,勸我脫破袴,不辭脫袴溪水寒,水中照見催租瘢?!?王十朋 集注:“土人謂布穀為脫卻破袴?!?宋 陸游 《聞鳥聲有感》詩之一:“小市提壺酤濁酒,東陂脫袴插青秧。” 宋 辛棄疾 《丑奴兒·書博山道中壁》詞:“提壺脫袴催歸去,萬恨千情。萬恨千情,各自無聊各自鳴。” 鄧廣銘 箋注:“提壺、脫袴:俱鳥名,以其鳴聲而得名者也?!?/p>
半人
(1).謂夠不上一個人。多用為嘲戲之辭。 晉 習(xí)鑿齒 以腳疾廢於家巷, 襄陽 陷於 苻堅 , 堅 聞其名,與 道安 俱輿而致焉,謂 權(quán)翌 曰:“朕取 襄陽 ,惟得一人半?!?翌 曰:“誰耶?!?堅 曰:“ 安公 一人, 習(xí)鑿齒 半人也?!币姟断尻栮扰f傳》。 唐 白居易 《詠身》詩:“ 周南 留滯稱遺老, 漢 上羸殘?zhí)柊肴?。”《舊五代史·晉書·陳保極傳》:“ 保極 以 維翰 短陋,故謂之半人也。” 清 胡天游 《保定幕府書懷呈別少儀并示王許二記曹》詩:“半人侵肺病,一卦鎖眉愁?!?/p>
(2).作惡的人?!洞蟀隳鶚劷?jīng)》卷八:“世間,為惡行者,名為半人;修善行者,名為滿人?!?/p>
(3).受人庇護(hù)、不能自立的人。 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·尺牘新鈔》:“正人當(dāng)庇人,不當(dāng)為人所庇。為人所庇,即能自立,亦半人耳,庇人者尚餘半在人?!?/p>
(4).猶半仙人。 清 曹寅 《小游仙》詩之七:“剩水殘山作半人,多時席帽不生塵?!眳⒁姟?半仙 ”。
戲場
戲場 (xìchǎng) 戲園子 theatre 戲院 美theater;英theatre劉克莊名句,即事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