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沇《夢仙謠》:
海宮蹙浪收殘?jiān)拢鼔卣剖聜鞲?br>銀蟾半墜恨流咽,六鰲披月撼蓬闕。
九炁真翁騎白犀,臨池靜聽雌蛟啼。
桂花裛露曙香冷,八窗玉朗驚晨雞。
裁紗剪羅貼丹鳳,膩霞遠(yuǎn)閉瑤山夢。
露干欲醉芙蕖塘,回首驅(qū)云朝正陽。
注釋參考
銀蟾
月亮的別稱。傳說月中有蟾蜍,故稱。 唐 白居易 《中秋月》詩:“照他幾許人腸斷,玉兔銀蟾遠(yuǎn)不知?!?元 金仁杰 《追韓信》第二折:“正天淡云閑,明滴溜銀蟾似海山?!?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·田荔裳》:“一夕宴罷,宿蝶未來,銀蟾猶皎。”參見“ 金蟾 ”。
六鰲
亦作“ 六鰲 ”。神話中負(fù)載五仙山的六只大龜。相傳 渤海 之東,有一深壑,中有 岱輿 、 員嶠 、 方壺 、 瀛洲 、 蓬萊 五山,乃仙圣所居之地。然五山皆浮于海,常隨潮波上下往還?!暗劭至黛段鳂O,失群仙圣之居,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,舉首而戴之。迭為三番,六萬歲一交焉。五山始峙而不動(dòng)。而 龍伯 之國有大人,舉足不盈數(shù)步而暨五山之所,一釣而連六鼇,合負(fù)而趣歸其國,灼其骨以數(shù)焉。於是 岱輿 、 員嶠 二山流於北極,沉於大海,仙圣之播遷者巨億計(jì)。”事見《列子·湯問》。 唐 李白 《登高丘而望遠(yuǎn)?!吩姡骸暗歉咔穑h(yuǎn)海,六鼇骨已霜,三山流安在?” 明 夏完淳 《代人贈(zèng)鎮(zhèn)府》詩:“六鼇還鎮(zhèn)澥,八柱獨(dú)承天?!?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回港舟中詩》:“雄驅(qū)島嶼飛千里,怒戰(zhàn)貔貅走六鰲?!?
蓬闕
(1). 蓬萊宮 。神仙居住的地方。 唐 李白 《感興》詩之五:“欲逐黃鶴飛,相呼向 蓬闕 ?!?唐 陳陶 《圣帝擊壤歌四十聲》:“野鶴思 蓬闕 ,山麋憶廟堂?!?/p>
(2).借指道觀。 唐 王勃 《尋道觀》詩:“芝廛光分野,蓬闕盛規(guī)模?!?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仙道·道院》:“《山堂肆考》:‘芝廛、蓬闕,皆道士觀也?!?/p>
李沇名句,夢仙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