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鄭絪《寒夜聞霜鐘》
霜鐘初應(yīng)律,寂寂出重林。拂水宜清聽,凌空散迥音。
舂容時未歇,搖曳夜方深。月下和虛籟,風(fēng)前間遠(yuǎn)砧。
凈兼寒漏徹,閑畏曙更侵。遙相千山外,泠泠何處尋。
注釋參考
清聽
(1).謂耳聰善聽?!逗鬂h書·申屠蟠傳》:“ 玉 之節(jié)義,足以感無恥之孫,激忍辱之子。不遭明時,尚當(dāng)表旌廬墓,況在清聽,而不加哀矜!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博喻》:“若夫聆繁會之響而顧問於庸工,非 延州 之清聽也。”
(2).請人聽取的敬詞。 晉 陸機 《吳趨行》:“四坐并清聽,聽我歌《吳趨》。” 孫中山 《上李鴻章書》:“所謂乘可為之時,以竭愚夫之千慮,用以仰贊高深,非欲徒撰空言以瀆清聽?!?鄒韜奮 《萍蹤寄語二集·弁言》:“倘有所得,當(dāng)再就‘萍蹤’所到,寫些‘寄語’出來,以擾好友們的清聽?!?/p>
(3).謂清越入耳。 唐 孟浩然 《宿來公山房期丁大不至》詩:“松月生夜涼,風(fēng)泉滿清聽。”
凌空
凌空 (língkōng) 高架在空中 high up in the air 鐵路橋凌空架在兩山之間 從天空通過 across the sky; soar aloft; tower aloft 飛機凌空而過 高升到天空,聳立空中 rise high into the air鄭絪名句,寒夜聞霜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