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文英《渡江云三犯》:
羞經(jīng)顰淺恨,晚風(fēng)未落,片繡點(diǎn)重茵。
舊堤分燕尾,桂棹輕鷗,寶勒倚殘?jiān)?/span>。
千絲怨碧,漸路入、仙塢迷津。
腸漫回、隔花時(shí)見,背面楚腰身。
逡巡。
題門惆悵,墜履牽縈,數(shù)幽期難準(zhǔn)。
還始覺、留情緣眼,寬帶因春。
明朝事與孤煙冷,做滿湖、風(fēng)雨愁人。
山黛暝、塵波綠無痕。
注釋參考
燕尾
(1).燕子的尾羽。 清 陳維崧 《沁園春·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》詞:“正水邊柳眼,斜窺芳岸;風(fēng)前燕尾,亂剪晴莎。” 清 厲鶚 《雨中許蒔庭春巖招同誠夫笠人泛舟北郭看花》詩之一:“風(fēng)輕搖燕尾,雨細(xì)溼鵝兒?!?/p>
(2).燕尾分叉像剪刀,因用以摹狀末端分叉的東西?!逗鬂h書·輿服志下》:“負(fù)赤幡,青翅燕尾,諸僕射幡皆如之?!薄段倪x·司馬相如<子虛賦>》“蜚襳垂髾” 唐 李善 注:“ 司馬彪 曰:‘襳,袿飾也;髾,燕尾也?!v與燕尾,皆婦人袿衣之飾也?!?宋 梅堯臣 《送少卿知宣州》詩:“鴨頭 吳 蕩緑,燕尾 楚 船輕。” 宋 蘇軾 《謝人惠云巾方舄》詩之一:“燕尾稱呼理未便,剪裁云葉卻天然?!?王十朋 集注引 林敏功 曰:“燕尾,謂巾也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诹兀骸爸灰娔侨祟^上罩一方大紅縐綢包頭,從腦后燕尾邊兜向前來,擰成雙股兒在額上紥一個(gè)蝴蝶扣兒?!比纾貉辔膊邸⒀辔卜?。
(3).本指 顏真卿 書體中捺腳處的一種獨(dú)特風(fēng)格,是捺筆結(jié)束時(shí),先用力頓挫,再輕挑出鋒所致。后人臨 顏 體,捺劃收筆出鋒時(shí),提筆空收筆鋒,如張開的剪刀,乃為病筆?!缎蜁V·顏真卿》:“惟其忠貫白日,識(shí)高天下,故精神見於翰墨之表者,特立而兼括……后之俗學(xué)乃求其形似之末,以謂蠶頭燕尾,僅乃得之?!?/p>
桂棹
(1).桂木制的劃船工具?!冻o·九歌·湘君》:“桂櫂兮蘭枻,斲冰兮積雪?!?王夫之 通釋:“櫂,篙也?!?南朝 梁 庾肩吾 《奉和泛舟漢水往萬山應(yīng)教》:“桂棹桬棠船,飄揚(yáng)橫大川。” 明 夏完淳 《長(zhǎng)歌》:“瓊弁玉蕤珮珊珊,蕙橈桂櫂凌迴瀾?!?/p>
(2).指船。 南朝 梁簡(jiǎn)文帝 《與劉孝綽書》:“曉河未落,拂桂棹而先征;夕鳥歸林,懸孤帆而未息?!?唐 王維 《送綦毋潛落第還鄉(xiāng)》詩:“行當(dāng)浮桂櫂,未幾拂荊扉?!?元 陳旅 《送王致道代祠北岳北海濟(jì)瀆南鎮(zhèn)》詩:“山下靈風(fēng)吹桂櫂,云邊仙樹拂丹梯?!?/p>
寶勒
(1).裝飾華貴的馬絡(luò)頭。 漢 陳琳 《瑪瑙勒賦》:“爾乃他山為錯(cuò), 荊 和 為理,制為寶勒,以御君子?!薄缎绿茣すV傳》:“又教女伎乘驢擊毬,鈿鞍寶勒及它服用,日無慮數(shù)萬費(fèi)?!?清 曹寅 《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恭紀(jì)》詩之四:“寶勒金鞍少年事,祇應(yīng)龕火伴幽寥?!?/p>
(2).借指裝飾華貴的馬。 明 何景明 《元夕懷都下之游》詩之二:“龍岫層城接御溝,香車寶勒夜深游?!?/p>
殘?jiān)?/h3>
零散稀疏的云。 唐 孟浩然 《行至汝墳寄盧徵君》詩:“ 洛 川方罷雪, 嵩 嶂有殘?jiān)??!?元 倪瓚 《偶成》詩:“荒村盡日無車馬,時(shí)有殘?jiān)瓢辁Q歸。”
吳文英名句,渡江云三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