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秋晚雜書三十首》:
六經(jīng)天日月,諸子如四詩。
史自班以上,語奇文亦奇。
踵武蔚宗輩,語有文無之。
小宋刊新唐,不悟宵寐規(guī)。
以藝傳李杜,待之無乃卑。
他人有遺集,一覽不再窺。
惟此與韓柳,咀嚼無厭期。
儕彼楓落生,吾欲鐫此疵。
注釋參考
六經(jīng)
六部儒家經(jīng)典。《莊子·天運》:“ 孔子 謂 老聃 曰:‘ 丘 治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六經(jīng),自以為久矣,孰知其故矣。’”《漢書·武帝紀(jì)贊》:“ 孝武 初立,卓然罷黜百家,表章六經(jīng)?!?顏師古 注:“六經(jīng),謂《易》、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春秋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也。” 漢 以來無《樂經(jīng)》。今文家以為“樂”本無經(jīng),皆包含于《詩》、《禮》之中;古文家以為《樂》毀于 秦始皇 焚書。參見“ 六藝 ”。
日月
日月 (rìyuè) 生計;生活 life;livelihood 舒心的日月 太陽和月亮 sun and moon諸子
諸子 (zhūzǐ) 先秦時期各個學(xué)派的代表人物或他們的著作 the exponents of the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pre-Qin times to the early years of the Han Dynasty;or their works 諸子及經(jīng)史?!鳌?顧炎武《復(fù)庵記》四詩
(1).即四家詩。 魯 《詩》、 齊 《詩》、 韓 《詩》和 毛 《詩》的合稱。 漢 代傳《詩經(jīng)》的有 魯 人 申培 、 齊 人 轅固 、 燕 人 韓嬰 ,稱“魯”、“齊”、“韓”三家詩,為今文詩學(xué), 兩漢 時皆立于學(xué)官, 魏 晉 以后逐漸衰亡。三家詩除存《韓詩外傳》外,馀均亡佚。又有 魯 人 毛亨 ,亦傳《詩經(jīng)》,稱 毛 《詩》,為古文詩學(xué),先在民間傳授,盛行于 東漢 。 魏 晉 后通行的《詩經(jīng)》就是 毛 《詩》。四家對詩義的說明、文字的解釋,均有所不同,參閱 清 陳喬樅 《四家詩異文考》。參見“ 毛詩 ”、“ 三家詩 ”。
(2).《詩經(jīng)》的四體:《風(fēng)》、《大雅》、《小雅》、《頌》。 唐 許堯佐 《五經(jīng)閣賦》:“ 虞 、 夏 、 商 、 周 之五典,《國》、《風(fēng)》、《雅》、《頌》之四詩,既精微之與廣博,莫不森羅而在茲?!?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(jīng)籍會通二》:“四詩既刪,體裁益衍?!?清 錢謙益 《<增城集>序》:“令採風(fēng)之使進而被之管絃,言之無罪,聞之足戒,豈不足以列四詩之目而稱五諫之首也哉!”
(3).稱《南》(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)、《豳》、《雅》、《頌》為“四詩”。 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經(jīng)義》:“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、《南》也,非《風(fēng)》也?!夺佟分^之《豳詩》,亦謂之《雅》,亦謂之《頌》,而非《風(fēng)》也?!赌稀?、《豳》、《雅》、《頌》為四詩,而列國之《風(fēng)》附焉,此《詩》之本序也?!?/p>
方回名句,秋晚雜書三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炬勝騎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