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表出時傳七刻,排班衙日有三公。
出自唐朝姚合《和東都令狐留守相公》
除官東守洛陽宮,恩比藩方任更雄。拜表出時傳七刻,
排班衙日有三公。旌旗嚴重臨關外,庭宇清深接禁中。
三十六峰詩酒思,朝朝閑望與誰同。
注釋參考
拜表
(1).上奏章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上責躬應詔詩表》:“謹拜表并獻詩二篇?!?晉 李密 《陳情事表》:“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,謹拜表以聞。” 唐 韓愈 《感春》詩之四:“前隨 杜尹 拜表迴,笑言溢口何歡咍?!?清 曹寅 《聞恢復長沙志喜》詩之一:“將軍敬拜表,天子喜披書?!?/p>
(2).對神拜獻祈禱文。《京本通俗小說·拗相公》:“愛子 王雱 病疽而死, 荊公 痛思之甚,招天下高僧設七七四十九日齋醮,薦度亡靈。 荊公 親自行香拜表。”
排班
排班 (páibān) 排隊,排成隊列;依班次或班級排列 arrange an order according to class and grade衙日
(1).衙參之日。 唐 韓愈 《送侯喜》詩:“如今便別長官去,直到新年衙日來?!?宋 劉敞 《檀州》詩:“市聲衙日集,海蓋午時消。”參見“ 衙參 ”。
(2). 唐 宋 時節(jié)堂祭奠的日期。 宋 戴埴 《鼠璞·旗纛將軍》:“本朝有六纛,旌節(jié)門旗二。受賜藏之公宇私室,號節(jié)堂。朔望次日祭之,號衙日。”參見“ 節(jié)堂 ”。參閱《新唐書·百官志四下》。
三公
(1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周 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?!稌ぶ芄佟罚骸傲⑻珟煛⑻?、太保,茲惟三公,論道經邦,燮理陰陽?!币徽f以司馬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。見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序》。
(2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西漢 以丞相(大司徒)、太尉(大司馬)、御史大夫(大司空)為三公, 東漢 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見《通典·職官一》。
(3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,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但已非實職。
(4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明 清 沿 周 制,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,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。見《明史·職官志一》、《清史稿·職官志一》。
(5).星名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中宮天極星,其一明者,太一常居也;旁三星三公,或曰子屬。”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,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,并為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之象。主變出陰陽,主佐機務。”《晉書·天文志上》:“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,主宣德化,調七政,和陰陽之官也。”
姚合名句,和東都令狐留守相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