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清不減登山日,色好偏過泛酒進(jìn)
出自宋代楊公遠(yuǎn)《重陽已過半月菊花方開二首》:
過了重陽半月余,菊花方見放東籬。
香清不減登山日,色好偏過泛酒進(jìn)。
餐落英真成浪語,存荒徑豈是虛辭。
生來寧耐風(fēng)霜挫,晚節(jié)騰芳滿世知。
注釋參考
不減
不減 (bùjiǎn) 不次于,不少于 no less than 其英雄本色不減當(dāng)年登山
登山 (dēngshān) 徒步爬山;體育運(yùn)動的一種 climb 它的計(jì)劃包括幾次登山偏過
謂已用過餐。有私自占先之意,多用作答語之謙詞?!豆賵霈F(xiàn)形記》第四回:“‘大人吃過飯沒有?’ 黃道臺 説:‘偏過了?!?魯迅 《彷徨·肥皂》:“‘失迎失迎,對不起?!?四銘 還嚼著飯,出來拱一拱手,說?!驮谏衢g用飯,何如?……’‘已經(jīng)偏過了?!?/p>
泛酒
亦作“泛酒”。1.古代風(fēng)俗。每逢三月三日,宴飲于環(huán)曲的水渠旁,浮酒杯于水上,任其飄流,停則取飲,相與為樂,謂之“汎酒”。 晉 束晳 《三日曲水對》:“昔 周公 城 洛邑 ,因流水以汎酒。故逸詩云:‘羽觴隨波?!眳⒁姟?流觴曲水 ”。
(2).古人用于重陽或端午宴飲的酒,多以菖蒲或菊花等浸泡,因稱“汎酒”。 前蜀 韋莊 《庭前菊》詩:“紅蘭莫笑青青色,曾向 龍山 泛酒來?!?唐 皎然 《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》詩:“九日山僧院,東籬菊也黃。俗人多泛酒,誰解助茶香?!?明 楊慎 《漁家傲》詞:“摘得金英來泛酒,西山爽氣當(dāng)窗牖,鬢插茱萸歌獻(xiàn)壽?!?郭沫若 《蒲劍集·<蒲劍·龍船·鯉幟>》:“以菖蒲泛酒(俗間在酒中對以雄黃),不僅要保持身體的清潔,還要爭取內(nèi)心的芬芳?!?/p>
楊公遠(yuǎn)名句,重陽已過半月菊花方開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