鐘鳴時灌頂,對此日閑安
出自唐代李頎《長壽寺粲公院新甃井》:
僧房來往久,露井每同觀。
白石抱新甃,蒼苔依舊欄。
。
空瓶宛轉下,長綆轆轤盤。
境界因心凈,泉源見底寒。
。
鐘鳴時灌頂,對此日閑安。
注釋參考
灌頂
梵語的意譯。原為古 印度 帝王即位的儀式。佛教密宗效此法,凡弟子入門或繼承阿闍梨位時,必須先經(jīng)本師以水或醍醐灌灑頭頂。灌謂灌持,表示諸佛的護念、慈悲;頂謂頭頂,代表佛行的崇高。 唐 法崇 《佛頂尊勝陀羅尼經(jīng)疏》:“所謂灌頂者,若初修道者,入真言門先訪師主大阿闍梨,建立道塲,求灌頂法,入修三密,愿證瑜伽,猶如世間輪王太子,欲紹王位,以承國祚,用七寶瓶,盛四大海水,灌頂方承王位,故號佛子?!?唐 顧況 《行路難》詩之三:“豈知灌頂有醍醐,能使清涼頭不熱?!薄睹晒旁戳鳌肪戆耍骸爸?蒙古國 ,與汗灌頂,病立愈,遂興禪教。”
閑安
亦作“閑安”。幽閑安樂?!段倪x·王屮<頭陀寺碑文>》:“金姿寳相,永籍閑安。” 呂延濟 注:“此處可以長籍幽閑安樂之事。” 唐 李頎 《長壽寺粲公院新甃井》詩:“鐘鳴時灌頂,對此日閒安。”
李頎名句,長壽寺粲公院新甃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