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品令》:
雪花飛墮。
有人報、江南意。
博山爐畔,硯屏風(fēng)里,銅盤寒水。
賦得幽香,疏淡數(shù)枝相倚。
絳膚黃蕊。
另一種、高標(biāo)致。
笛中芳信,嶺頭春色,不傳紫紅。
寂寞閑亭,月下夜闌影碎。
注釋參考
博山爐
古香爐名。因爐蓋上的造型似傳聞中的海中名山 博山 而得名。一說象 華山 ,因 秦昭王 與天神博于是,故名。后作為名貴香爐的代稱?!段骶╇s記》卷一:“ 長安 巧工 丁緩 者……又作九層 博山 香爐,鏤為奇禽怪獸,窮諸靈異,皆自然運動?!?南朝 梁 吳均 《行路難》:“ 博山 爐中百和香,鬱金蘇合及都梁。” 唐 李白 《楊叛兒》詩:“ 博山 爐中沉香火,雙咽一氣凌紫霞?!薄缎咽篮阊浴べu油郎獨占花魁》:“中間客坐上面,掛一幅名人山水,香幾上博山古銅爐,燒著龍涎香餅。” 聞一多 《秋色》詩:“在七寶燒的博山爐里,我還要聽著你的色彩嗅著你的色彩!”
屏風(fēng)
(1).室內(nèi)陳設(shè)。用以擋風(fēng)或遮蔽的器具,上面常有字畫。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 孟嘗君 待客坐語,而屏風(fēng)后常有侍史,主記君所與客語,問親戚居處?!?唐 劉餗 《隋唐嘉話》卷中:“ 太宗 令 虞監(jiān) 寫《烈女傳》以裝屏風(fēng),未及求本,乃暗書之,一字無失?!?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抗節(jié)》:“只好算個畫里鴛鴦,便做他屏風(fēng)上的侍妾?!?茅盾 《手的故事》:“ 陸紫翁 和 周老九 挑中了右面那架屏風(fēng)背后的好地方,悄悄說著話。”
(2).即荇菜。又名鳧葵,莖呈紫色。《楚辭·招魂》:“紫莖屏風(fēng),文緣波些?!?王逸 注:“屏風(fēng),水葵也?!?洪興祖 補注引《本草》:“鳧葵,即莕菜,生水中,俗名水葵。”
(3).中草藥防風(fēng)的別名。
銅盤
(1).亦作“ 銅槃 ”。 商 至 戰(zhàn)國 時期流行的一種銅制受水器。當(dāng)時盥洗用匜澆水,用盤承接。多數(shù)為圓形,淺腹,圈足或三足,內(nèi)飾龜魚等動物紋樣。少數(shù)為長方形,虢季子白盤是迄今所見最大的銅盤。亦泛指一般的銅質(zhì)盤?!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罚骸?毛遂 奉銅槃而跪進之?!薄逗鬂h書·左慈傳》:“因求銅盤貯水,以竹竿餌釣於盤中?!?宋 蘇軾 《日喻》:“生而眇者不識日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狀如銅槃。’扣槃而得其聲。他日聞鐘以為日也。” 清 梁紹壬 《兩般秋雨盦隨筆·宣德銅盤》:“ 曾賓谷 方伯藏 宣德 銅盤,方徑三寸五分,內(nèi)刻御製《錦堂春》詞?!?/p>
(2).即銅鈸。《通典·樂四》:“銅鈸亦謂之銅盤,出西戎及南蠻?!眳⒁姟?銅鈸 ”。
(3).指燭臺。 唐 杜甫 《從事行贈嚴(yán)二別駕》:“銅盤燒蠟光吐日,夜如何其初促膝。” 仇兆鰲 注:“銅盤,燭臺也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行路難》詩之二:“金吾之威不能禁,鐵柱倒塌銅盤傾?!?/p>
(4).見“ 銅盤重肉 ”。
銅槃:1.商 至 戰(zhàn)國 時期流行的一種銅制受水器。當(dāng)時盥洗用匜澆水,用盤承接。多數(shù)為圓形,淺腹,圈足或三足,內(nèi)飾龜魚等動物紋樣。少數(shù)為長方形,虢季子白盤是迄今所見最大的銅盤。亦泛指一般的銅質(zhì)盤。2.即銅鈸。
寒水
(1).涼水?!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》:“臣 意 即以寒水拊其頭,刺足陽明脈,左右各三所,病旋已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游沉道士館》詩:“開衿濯寒水,解帶臨清風(fēng)。”
(2).常指清冷的河水。 唐 杜牧 《泊秦淮》詩:“煙籠寒水月籠沙,夜泊 秦淮 近酒家?!?明 馬鑾 《冬日偕漢樹巖聽散步蘆渡橋書感》:“橋邊秋已去,到此客愁生。寒水難為色,枯荷但有聲?!?/p>
佚名名句,品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