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家不悟行尸客
出自元代馬鈺《蓬萊客 勸宋公輔》:
儒家急。
儒家不悟行尸客。
行尸客。
鉆研活路,無遮無隔。
令人泛??鋸姕y。
豈思風(fēng)浪扁舟溺。
扁舟溺。
此般寧忍,勸君休息。
注釋參考
儒家
儒家 (Rújiā) 崇奉孔子學(xué)說的學(xué)派。其學(xué)派崇尚“禮樂”和“仁義”,提倡“忠恕”和“中庸”之道。主張“德治”、“仁政”,重視lun{1-1}理關(guān)系 the Confucianists不悟
(1).沒有覺察。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:“ 張儀 曰:‘嗟乎,此在吾術(shù)中而不悟,吾不及 蘇君 明矣!’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規(guī)箴》:“ 晉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,必有傳后意,諸名臣亦多獻直言。”
(2).不了解;不理會。《南史·江淹傳》:“不悟明公見眷之重?!薄端鍟な废閭鳌罚骸氨炯词雎毮限?,宣條下國,不悟皇鑒曲發(fā),備位少陽?!?/p>
(3).不覺悟。 清 嚴(yán)有禧 《漱華隨筆·封繼妻》:“而 夏 不悟,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(fù),作《漁家傲》一闋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鄭振鐸》:“ 清 時,許多 中國 人似并不悟自己之為奴,一嘆?!?/p>
行尸
見“ 行尸 ”。
亦作“ 行尸 ”。1.指徒具形骸,雖生猶死的人?!稘h書·王莽傳下》:“ 莽 召問羣臣禽賊方略。皆曰:‘此天囚行尸,命在漏刻?!?宋 歐陽修 《辭宣徽使判太原札子》:“殊不知臣心志已衰,精神并耗,雖未伏枕,實一行尸。” 黎元洪 《檄山東文》:“乳臭黃口,則委之以兵權(quán);行尸白髮,則寄之以政柄。” 朱自清 《贈A.S.》詩:“你將為春雷一震,讓行尸們驚醒!”
(2).病名。 漢 張仲景 《傷寒論·平脈法》:“脈病人不病,名曰行尸?!薄夺t(yī)宗金鑒·張仲景<金匱要略·治尸厥方>》“尸厥脈動而無氣”注:“形如不病,人有氣而脈動失常,名曰行尸?!?/p>
馬鈺名句,蓬萊客 勸宋公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