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三游洞》:
漾戢泝清川,舍舟緣翠嶺。
探奇冒層嶮,因以窮人境。
弄舟終日愛云山,徒見青蒼杳靄間。
誰知一室煙霞里,乳竇云腴凝石髓。
蒼崖一徑橫查渡,翠壁千尋當(dāng)戶起。
昔人心賞為誰留,人去山阿跡更幽。
青蘿綠桂何岑寂,山鳥嘐嘐不。
松鳴澗底自生風(fēng),月出林間來照席。
仙境難尋復(fù)易迷,山回路轉(zhuǎn)幾人知。
惟應(yīng)洞口春花落,流出巖前百丈溪。
注釋參考
終日
終日 (zhōngrì) 從早到晚 all day 終日忙忙碌碌 終日而思?!盾髯印駥W(xué)》云山
(1).云和山。 南朝 梁 吳均 《同柳吳興烏亭集送柳舍人》詩:“云山離晻曖,花霧共依霏?!?唐 王昌齡 《過華陰》詩:“云起 太華山 ,云山共明滅?!?宋 蘇舜欽 《無錫惠山寺》詩:“云山相照翠會合,殿閣對起涼參差?!?/p>
(2).高聳入云之山。 漢 蔡琰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云山萬里兮歸路遐,疾風(fēng)千里兮揚塵沙。” 唐 皇甫冉 《送王司直》詩:“西塞云山遠(yuǎn),東風(fēng)道路長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二》:“既而 秋圃 揭換壁紙,又得數(shù)詩……又一首曰:‘咫尺樓窗夜見燈,云山似阻幾千層?!?/p>
(3).遠(yuǎn)離塵世的地方。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蕭被侍中敦勸表》:“臣不能遵煙洲而謝 歧伯 ,迎云山而揖 許由 。” 胡之驥 注:“ 阮嗣宗 《勸晉王牋》曰:‘臨滄洲而謝 支伯 ,登 箕山 而揖 許由 ?!?唐 元稹 《修龜山魚池示眾僧》詩:“云山莫厭看經(jīng)坐,便是浮生得道時。” 元 劉因 《贈狂道士》詩:“得意云山是處過,逢人對酒即高歌?!?/p>
青蒼
(1).深青色。常用以形容樹色、山色、天色、水色等。 唐 劉眘虛 《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》詩:“林山相晚暮,天??涨嗌n?!?清 吳敏樹 《新修呂仙亭記》:“由亭中以望,凡 岳陽樓 所見,無弗同者,而青蒼秀映之狀,幽賞者又宜之?!?周立波 《民兵》:“近山淋著雨,青松和楠竹顯得更青蒼。”
(2).借指山林。 宋 陸游 《過石靈三峰》詩之一:“拔地青蒼五千仞,勞渠蟠屈小詩中?!?宋 秦觀 《同子瞻賦游惠山》:“輟棹縱幽討,籃輿入青蒼。”
(3).借指天。 唐 杜牧 《華清宮三十韻》:“鉤陳裹巖谷,文陛壓青蒼。” 唐 溫庭筠 《太液池歌》:“平碧淺春映緑塘,云容雨態(tài)連青蒼。”青,一本作“ 春 ”。
杳靄
見“ 杳藹 ”。
歐陽修名句,三游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