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魏晉曹丕《十五》:
登山而遠望。
溪谷多所有。
楩柟千余尺。
眾草之盛茂。
華葉耀人目。
五色難可紀。
雉雊山雞鳴。
虎嘯谷風起。
號羆當我道。
狂顧動牙齒。
注釋參考
雉雊
(1).雉鳴叫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季冬之月﹞鴈北鄉(xiāng),鵲始巢,雉雊雞乳?!?鄭玄 注:“雊,雉鳴也?!?唐 王維 《渭川田家》詩:“雉雊麥苗秀,蠶眠桑葉稀。” 唐 朱慶馀 《送元處士游天臺》詩:“空山雉雊禾苗短,野館風來竹氣清?!?/p>
(2).語本《書·高宗肜日序》:“ 高宗 祭 成湯 ,有飛雉升鼎耳而雊?!?孔 傳:“耳不聰之異?!?孔穎達 疏:“雉乃野鳥,不應入室,今乃入宗廟之內(nèi),升鼎耳而鳴。 孔 以雉鳴在鼎耳,故以為耳不聰之異也……《漢書·五行志》 劉歆 以為鼎三足,三公象也,而以耳行,野鳥居鼎耳,是小人將居公位,敗宗廟之祀也。”后因以“雉雊”為變異之兆?!逗鬂h書·皇后紀上·和熹鄧皇后》:“ 高宗 、 成王 有雉雊、迅風之變?!?清 魏源 《苗疆敕建傅巡撫祠碑銘》:“黃鐘九淵,雉雊勾萌,斂茲噩陽,奮為由庚?!?清 黃遵憲 《感事》詩之一:“九鼎齊鳴驚雉雊,千金懸格購龍醫(yī)?!?/p>
山雞
(1).鳥名。形似雉。雄者羽毛紅黃色,有黑斑,尾長;雌者黑色,微赤,尾短。古稱鸐雉,今名錦雞。傳說自愛其羽毛,常照水而舞。 漢 馬融 《長笛賦》:“山雞晨羣,野雉朝雊。” 南朝 宋 劉敬叔 《異苑》卷三:“山雞愛其羽毛,映水則舞。 魏武 時,南方獻之,帝欲其鳴舞而無由。公子 蒼舒 令置大鏡其前,雞鑒形而舞,不知止,遂乏死?!?唐 崔護 《山雞舞石鏡》詩:“ 盧峰 開石鏡,人説舞山雞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靈巖寺放生雞》詩之三:“敢笑山雞惜羽毛,卑棲風雨自三號?!?/p>
(2).方言。雉的別稱。
曹丕名句,十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