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物重所懷,何但止足斯
出自唐代張九齡《驪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》:
君子體清尚,歸處有兼資。
雖然經(jīng)濟(jì)日,無忘幽棲時(shí)。
卜居舊何所,休浣嘗來茲。
岑寂罕人至,幽深獲我思。
松澗聆遺風(fēng),蘭林覽馀滋。
往事誠已矣,道存猶可追。
遺子后黃金,作歌先紫芝。
明德有自來,奕世皆秉彝。
豈與磻溪老,崛起周太師。
我心希碩人,逮此問元龜。
怊悵既懷遠(yuǎn),沉吟亦省私。
已云寵祿過,況在華發(fā)衰。
軒蓋有迷復(fù),丘壑無磷緇。
感物重所懷,何但止足斯。
注釋參考
感物
(1).謂有感于怪異之事?!段倪x·班彪<王命論>》:“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, 呂公 覩形而進(jìn)女。” 李善 注:“《漢書》曰: 高祖 常從 王媼 、 武負(fù) 貰酒,時(shí)飲醉臥, 武負(fù) 、 王媼 見其上常有怪?!?/p>
(2).見物興感。 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念將決焉去,感物增戀嫪?!薄对娍?977年第11期:“即所謂‘登山則情滿于山’,感物詠志耳?!?/p>
(3).感動或感化他物。 漢 班固 《幽通賦》:“精通靈而感物兮,神動氣而入微?!薄逗鬂h書·邳彤傳》:“一夫荷戟大呼,則千里之將無不捐城遁逃,虜伏請降。自上古以來,亦未有感物動民其如此者也?!?明 劉基 《書紹興府達(dá)魯花赤九十子陽德政詩后》:“政之感人,猶氣之感物也?!?/p>
所懷
(1).懷抱;心中所想?!肚f子·在宥》:“大人之教,若形之於影,聲之於響,有問而應(yīng)之,盡其所懷,為天下配?!?漢 揚(yáng)雄 《劇秦美新》:“所懷不章,長恨黃泉?!?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序:“故綴敍所懷,以為之賦?!?/p>
(2).憂傷;哀憐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苦寒行》:“延頸長嘆息,遠(yuǎn)行多所懷?!?/p>
何但
(1).猶何必?!稘h書·武帝紀(jì)》:“單于能戰(zhàn),天子自將待邊;不能,亟來臣服。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為?”
(2).豈止?!稘h書·嚴(yán)助傳》:“且 秦 舉 咸陽 而棄之,何但 越 也!”《孔子家語·相魯》:“雖天下可乎,何但 魯國 而已哉!” 宋 葉適 《湖南運(yùn)判到任謝表》:“若姑以疲憊臨之,則何但鹵莽而已,更虞闕敗,上累生成?!?/p>
止足
謂凡事知止知足,不要貪得無厭。語出《老子》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”?!稘h書·雋疏于薛等傳贊》:“ 疏廣 行止足之計(jì),免辱殆之絫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自賓客遷太子少傅分司》詩:“誠合知止足,豈宜更貪饕?”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事部三》:“人若存一止足之心,則貧賤而衣食粗足,可以止矣?!?嚴(yán)復(fù) 《論世變之亟》:“物不足則必爭,而爭者人道之大患也,故寧以止足為教?!?/p>
張九齡名句,驪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