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源定何許,說自淵明制
出自宋代趙蕃《桃川山中用陳蘇舊韻示周游》:
仙人之為仙,終古莫盡世。
頗笑區(qū)中人,沄沄逐川逝。
念將與之游,端恐吾道廢。
如為千里行,數(shù)步輒一憩。
不如返吾鄉(xiāng),耕鑿仍樹藝。
及私具伏臘,輸王應租稅。
人惟顏徒睎,學匪桀犬吠。
桃源定何許,說自淵明制。
今日復何日,身乃中山詣。
嗟哉彼嬴秦,其虐甚幽厲。
不知喪無日,萬欲從始歲。
商山被褐者,疢疾由德慧。
徐福尚海山,此地只楚界。
胡為略不聞,政坐耳目蔽。
神仙非吾學,可以置度外。
山高水深深,好事幽尋契。
注釋參考
桃源
(1).“ 桃花源 ”的省稱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山齋詩》:“桃源驚往客,鶴嶠斷來賓?!?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:“緬思桃源內(nèi),益嘆身世拙?!?明 張煌言 《贈盧牧舟大司馬》詩:“ 并州 正有來蘇望,忍説桃源可避 秦 ?!?鄒韜奮 《萍蹤憶語》二八:“他們?nèi)狈ο喈數(shù)膴蕵?,du{1-1}博也是一條出路。所以有許多都在這里面尋覓他們的桃源。”參見“ 桃花源 ”。
(2).指 桃源洞 。 唐 李涉 《贈長安小主人》詩:“仙路迷人應有術(shù), 桃源 不必在深山。” 元 任昱 《清江引·題情》曲:“ 桃源 水流清似玉,長恨因緣誤?!眳⒁姟?桃源洞 ”。
(3). 宋 時 臨安縣 嘉會門 外 泠水峪 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人稱 桃源 ,為都人游集之地。 蘇軾 《介亭餞楊杰次公》詩“丹青明滅 風篁嶺 ,環(huán)佩空響 桃花源 ”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《咸淳臨安志》:“ 泠水峪 在 嘉會門 外,夾山多桃花,中有流水,為城南勝概,舊呼 桃源 ,游人多集焉。”
何許
何許 (héxǔ) 什么;哪里 what;what kind of 陳留老父者,不知何許人也?!逗鬂h書·陳留老父傳》 不知何許人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 賈二是何許人,竟敢搞到我的頭上來了明制
清明的法制。《漢書·刑法志》:“有司無 仲山父 將明之材,不能因時廣宣主恩,建立明制,為一代之法?!?/p>
趙蕃名句,桃川山中用陳蘇舊韻示周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