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論五馬人生貴,且奉潘輿得賦歸
出自宋代樓鑰《余丐郡得婺以詩相迎次韻》:
風(fēng)際端宜鷁退飛,青云高處有危機(jī)。
屢遮西日成何事,幾向東風(fēng)詠式微。
塞馬云何真是福,鱸魚正不為知幾。
休論五馬人生貴,且奉潘輿得賦歸。
注釋參考
馬人
(1).即馬流人。 唐 韓愈 《送鄭尚書赴南?!吩姡骸把脮r(shí)龍戶集,上日馬人來?!?明 汪廣洋 《嶺南雜錄》詩之十:“只今編戶聞聲教,遺類何由辨馬人?!?清 屈大均 《廣東新語·人語·馬人》:“馬人一曰馬留。”參見“ 馬流 ”。
(2).傳說中的水生動物。 五代 馬縞 《中華古今注·水居》:“狀如人乘馬,眾魚導(dǎo)從。一名魚目,大水有之。 漢 末有人河際見之。馬人背有鱗,如大鯉魚,但手足耳鼻似人不異。視之良久,乃入水?!?/p>
潘輿
晉 潘岳 《閑居賦》:“太夫人乃御版輿,升輕軒,遠(yuǎn)覽王畿,近周家園。體以行和,藥以勞宣,常膳載加,舊痾有痊?!焙笠蛞浴芭溯洝睘轲B(yǎng)親之典。 唐 杜甫 《奉賀陽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鄧國夫人》詩:“ 衛(wèi) 幕銜恩重, 潘 輿送喜頻?!?宋 劉克莊 《得家訊》詩:“羈臣一掬淚,慈母兩行書……何時(shí)真宦達(dá),處處奉 潘 輿。” 清 朱彝尊 《送周贊善視學(xué)浙江》詩:“蘭陔花暖日初晴, 萊 服 潘 輿次第迎。幾日官程鄉(xiāng)路便,全家催上錦軍城。”
賦歸
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子在 陳 曰:‘歸與,歸與!’”后因以“賦歸”表示告歸,辭官歸里。 宋 朱熹 《宿密庵分韻賦詩得衣字》:“明朝驛騎黃塵里,莫待迷涂始賦歸?!?明 宋濂 《送許時(shí)用還越中序》:“ 濂 竊自念時(shí)用英俊士,此行何所不至,鸞臺鳳閣將以次而升,何日能賦歸?”亦作“ 賦歸歟 ”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五:“而翁南下賦歸歟,值我新婚北上初?!?/p>
樓鑰名句,余丐郡得婺以詩相迎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