洚水成災(zāi)后,霜原落木秋
出自宋代宋庠《曉謁城東獄祠回馬上作》:
洚水成災(zāi)后,霜原落木秋。
濁河雖自復(fù),寒潦不知收。
路壞停軺館,城摧卻敵樓。
民廛無黍稷,何術(shù)望神休。
注釋參考
洚水
洪水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《書》曰:‘洚水警余。’洚水者,洪水也?!?宋 王安石 《送裴如晦宰吳江》詩:“三江斷其二,洚水何由寧?!?明 劉元卿 《賢奕編·警喻》:“夫天下固無絶流之水,然覩洚水之橫流而警予者,古圣人不容已。”
成災(zāi)
成災(zāi) (chéngzāi) 造成災(zāi)害 plague;cause disaster 害蟲成災(zāi),毀了大片莊稼落木
落葉。 唐 杜甫 《登高》詩:“無邊落木蕭蕭下,不盡 長江 滾滾來?!?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十三:“鋭進(jìn)百餘步,困憊,又皆落木梗路,遂迴?!?清 顧炎武 《廣昌道中》詩之二:“枯荑春至遲,落木秋來早?!?/p>
宋庠名句,曉謁城東獄祠回馬上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