禹穴幽奇行可強,江北江南正相望
出自宋代晁補之《答陳屨常秀才謔贈》:
驅車觸熱中煩滿,苦無蔗漿凍金碗。
陳君詩卷可洗心,持作終朝晤言伴。
男兒三十四方身,布衣不化京洛塵。
白駒皎皎在空谷,黃鳥睍睆鳴青春。
子桑之居十日雨,入門不復聞人語。
形骸正是吹一吷,安用虛名齊后土。
文章初不用意成,黼黻帝躬臨下民。
時花俚服誚新巧,牛馬安所辭吾名。
禹穴幽奇行可強,江北江南正相望。
乘濤鼓枻何當往,愛惜水仙桃竹杖。
不應越女三年留,相見還須未白頭。
蘧生知非苦不早,巨壑夜半遺藏舟。
達人一言嚆矢疾,相從琢磨悔去日。
菖莆正是可憐花,我獨聞名不曾識。
注釋參考
禹穴
(1).相傳為 夏禹 的葬地。在今 浙江省 紹興 之 會稽山 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二十而南游 江 、 淮 ,上 會稽 ,探 禹穴 ?!?裴骃 集解引 張晏 曰:“ 禹 巡狩至 會稽 而崩,因葬焉。上有孔穴,民閒云 禹 入此穴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游山》詩:“幸游 建德 鄉(xiāng),觀奇經(jīng) 禹穴 ?!?唐 李白 《越中秋懷》詩:“何必探 禹穴 ,逝將歸 蓬丘 ?!?/p>
(2).指 會稽 宛委山 。相傳 禹 于此得 黃帝 之書而復藏之。 唐 李白 《送二季之江東》詩:“ 禹穴 藏書地, 匡山 種杏田?!?王琦 注:“ 賀知章 《纂山記》曰: 黃帝 號 宛委穴 為 赤帝 陽明之府,於此藏書。 大禹 始於此穴得書,復於此穴藏之,人因謂之 禹穴 ?!?禹 于 宛委山 得 黃帝 金簡書之說,見《吳越春秋·越王無余外傳》。 宋 陸游 《秋雨初霽徙倚門外有作》詩:“前身已預 蘭亭 會,老眼曾窺 禹穴 書?!?清 王譽昌 《舟泊武林城外因憶新安會稽之勝賦呈確慶夫子志別》詩:“學溯 考亭 開霧障,書探 禹穴 破云封?!?/p>
(3).相傳為 夏禹 決 漢水 時的住處。在今 陜西省 旬陽縣 東?!洞笄逡唤y(tǒng)志·興安府·古跡》:“ 禹穴 在 洵陽縣 東一百三十里。高八尺,深九尺。旁鎸“禹穴”二字。穴右有泉,味甚清洌。世傳 禹 決 漢水 時居此。”
幽奇
(1).指玄妙的哲理。 南朝 宋 宗炳 《答何衡陽書》:“夫神光靈變,及無量之壽,皆由誠信幽奇,故將生于佛土,親映光明,其壽無量耳?!?/p>
(2).幽雅奇妙。 宋 梅堯臣 《寄滁州歐陽永叔》詩:“爛漫寫風土,下上窮幽奇?!?清 姚瑩 《游欖山記》:“是鄉(xiāng)在 香山 治東北七十里,居稠而民富,無幽奇壯勝之觀,而人士彬彬有文采?!?朱自清 《懷魏握青君》:“他輕輕地訴說他生平冒險的故事。說一會,默一會。這是一個幽奇的境界?!?/p>
行可
謂可以行道?!睹献印とf章下》:“ 孔子 有見行可之仕,有際可之仕,有公養(yǎng)之仕?!?趙岐 注:“行可,冀可行道也。”
北江
古以 南江 、 北江 、 中江 為三江。 北江 指今 長江 下游。《書·禹貢》:“東為 北江 ,入于海?!?孔 傳:“自 彭 蠡 ,江分為三,入 震澤 ,遂為 北江 而入海?!?/p>
南正
上古時官名。《國語·楚語下》:“ 顓頊 受之,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屬神;命火正 黎 司地以屬民?!?韋昭 注:“南,陽位。正,長也。司,主也。屬,會也。所以會羣神,使各有分序,不相干亂也。”《晉書·律歷志中》:“洎于 少昊 則鳳鳥司歷, 顓頊 則南正司天。” 北周 庾信 《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》序:“我大 周 之創(chuàng)業(yè)也,南正司天,北正司地。”
相望
相望 (xiāngwàng) 互相對望 look at each other 雕欄相望焉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魏學洢·核舟記》 鄰國相望。——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 死者相望。——《資治通鑒·唐紀》 東西相望。——宋· 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晁補之名句,答陳屨常秀才謔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