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俞汝尚《過淮陰侯廟》:
當(dāng)時謀戰(zhàn)不謀安,將眾多多是禍端。
萬壘在前攻掠易,四方無事保全難。
曉堂鍾鼓修淮祀,古壁旌旗擁漢官。
天下息肩兵革定,一瞻祀宇一長嘆。
注釋參考
當(dāng)時
當(dāng)時 (dāngshí) 前文提到的或所指的那時 then;at that time;for the moment 當(dāng)時的形式 指過去發(fā)生某事的時候 now 蓋當(dāng)時未有雁蕩之名?!巍?沈括《夢溪筆談》 人民當(dāng)時給他重大榮譽(yù) 當(dāng)時 (dàngshí) 就在那個時刻;馬上 right;immediately;right away;at once 當(dāng)時就簽約雇用你不謀
(1).不商量?!妒酚洝て浇蚝钪鞲噶袀鳌罚骸盁o尺寸之勢,起閭巷,杖棘矜,應(yīng)時而皆動,不謀而俱起,不約而同會?!薄段倪x·任昉<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>》:“三千景附,八百不謀?!?李善 注:“不謀同辭,不期同時,一朝會 武王 於郊下者八百諸侯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邵女》:“會有買妾者,急貨之。妻以其不謀故,罪 柴 ,益遷怒女,詬駡益毒?!?/p>
(2).不謀求。《書·盤庚中》:“汝不謀長,以思乃災(zāi),汝誕勸憂?!?晉 陸機(jī) 《演連珠》之十二:“忠臣率志,不謀其報?!?/p>
(3).不合,不符。 清 俞樾 《古書疑義舉例·以注說改正文例》:“ 段玉裁 氏曰……以上諸條,皆因先用注説改正文,又用已改之正文改注,於是字與義不謀,上與下不貫矣?!?/p>
多多
極言其多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問神》:“書不經(jīng),非書也;言不經(jīng),非言也。言書不經(jīng),多多贅矣?!?唐 元稹 《善歌如貫珠賦》:“漸杳杳而無極,以多多而益貴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小人起多時了,夜來多多攪擾,甚是不當(dāng)?!?魯迅 《彷徨·傷逝》:“我一回寓,覺得又清凈得多多了;但 子君 的凄慘的神色,卻使我很吃驚?!?/p>
禍端
禍端 (huòduān) 引起禍?zhǔn)碌脑?禍根 the source of trouble;cause of ruin;source of disaster俞汝尚名句,過淮陰侯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