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念前人譬葑菲,落以斧引以纆徽。
出自唐朝韓愈《送區(qū)弘南歸》
穆昔南征軍不歸,蟲沙猿鶴伏以飛。洶洶洞庭莽翠微,
九疑镵天荒是非。野有象犀水貝璣,分散百寶人士稀。
我遷于南日周圍,來見者眾莫依俙。爰有區(qū)子熒熒暉,
觀以彝訓(xùn)或從違。我念前人譬葑菲,落以斧引以纆徽。
雖有不逮驅(qū)騑騑,或采于薄漁于磯。服役不辱言不譏,
從我荊州來京畿。離其母妻絕因依,嗟我道不能自肥。
子雖勤苦終何希,王都觀闕雙巍巍。騰蹋眾駿事鞍鞿,
佩服上色紫與緋。獨(dú)子之節(jié)可嗟唏,母附書至妻寄衣。
開書拆衣淚痕晞,雖不敕還情庶幾。朝暮盤羞惻庭闈,
幽房無人感伊威。人生此難馀可祈,子去矣時若發(fā)機(jī)。
蜃沉海底氣升霏,彩雉野伏朝扇翚。處子窈窕王所妃,
茍有令德隱不腓。況今天子鋪德威,蔽能者誅薦受禨。
出送撫背我涕揮,行行正直慎脂韋。業(yè)成志樹來頎頎,
我當(dāng)為子言天扉。
注釋參考
前人
前人 (qiánrén) 以前的人 predecessor 滿意地詳細(xì)講述這位詩人與他的前人的不同之處 具有共同遺產(chǎn)的早期的人,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緣關(guān)系 forefathers葑菲
《詩·邶風(fēng)·谷風(fēng)》:“采葑采菲,無以xia{1|1}體?!?鄭玄 箋:“此二菜者,蔓菁與葍之類也,皆上下可食,然而其根有美時有惡時,采之者不可以其根惡時并棄其葉?!甭迹词忀肌J忀寂c葍皆屬普通菜蔬。葉與根皆可食。但其根有時略帶苦味,人們有因其苦而棄之。后因以“葑菲”用為鄙陋之人或有一德可取之謙辭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紹古辭》:“徒抱忠孝志,猶為葑菲遷?!?宋 陳亮 《又與勾熙載提舉書》:“豈郎中欲納一世之才,高高下下,不使絲髮遺棄,亦欲忘其xia{1|1}體而采其葑菲乎!此意高矣厚矣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狐妾》:“一日,年長者來,謂 劉 曰:‘舍妹與君有緣,愿無棄葑菲。’”
纆徽
(1).猶徽纆。繩索?!稘h書·游俠傳·陳遵》:“﹝瓶﹞酒醪不入口,臧水滿懷,不得左右,牽於纆徽?!?顏師古 注:“纆徽,井索也?!?宋 司馬光 《又和并寄楊樂道》:“動為纆徽牽,何當(dāng)執(zhí)壽巵?!?清 周亮工 《淚》詩之一:“纆徽連雨濕,薦草滴霜?dú)??!?/p>
(2).木工所用的繩墨。 唐 韓愈 《送區(qū)弘南歸》詩:“我念前人譬葑菲,落以斧引以纆徽?!?朱熹 注:“纆徽謂木工所用之繩墨也?!?/p>
韓愈名句,送區(qū)弘南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