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印肅《頌證道歌證道歌》:
般若鋒兮金剛焰,無說無聞非頓漸。
倚開長放白毫光,祈雨祈晴無不驗(yàn)。
注釋參考
開長
開啟并助長。《后漢書·郎顗傳》:“其當(dāng)遷者,競相薦謁,各遣子弟,充塞道路,開長姦門,興致浮偽?!?/p>
白毫光
佛光。 唐 沉佺期 《紅樓院應(yīng)制》詩:“ 紅樓 疑見白毫光,寺逼宸居福盛 唐 ?!薄抖鼗妥兾募ぞS摩詰經(jīng)講經(jīng)文》:“金紫曜明衣內(nèi)寳,眉間時放白毫光?!薄抖鼗妥兾募つ窟B緣起》:“圣賢此時來救濟(jì), 世尊 又施白毫光。皆是 目連 行孝順,慈親便得上大堂?!眳⒁姟?白毫相 ”。
祈雨
因久旱而求神降雨。古稱雩祀。《晉書·禮志上》:“ 武帝 咸寧 二年春分,久旱……五月庚午,始祈雨於社稷山川,六月戊子,獲澍雨?!薄短綇V記》卷三四二引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趙叔牙》:“通狀祈雨,期三日雨足?!?清 厲鶚 《東城雜記》卷上:“ 信州 懷玉山 有畫羅漢,郡中每迎請祈雨?!?/p>
祈晴
因久雨而祈禱天晴?!缎绿茣の逍兄疽弧罚骸?大歷 四年四月,雨,至於九月,閉坊市北門,置土臺,臺上置壇,立黃旛以祈晴?!?/p>
不驗(yàn)
不切實(shí)際;不能應(yīng)驗(yàn)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相刺》:“今儒者釋耒耜而學(xué)不驗(yàn)之語,曠日彌久而無益于理?!?唐 賈公彥 《序周禮廢興》:“ 林孝存 以為 武帝 知 周 官末世瀆亂不驗(yàn)之書。” 清 王韜 《淞隱漫錄·徐雙英》:“此前人所傳遁甲諸符咒,習(xí)之每多不驗(yàn)?!?/p>
釋印肅名句,頌證道歌證道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