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之望《賀劉侍郎三首》:
早歲儒林俊譽流,中年持橐侍宸游。
論思清禁三朝遇,閒散殊庭二紀(jì)投。
跡與香山齊出處,詩將彭澤盡賡酬。
似聞璧水求三老,行起蒲輪慰九州。
注釋參考
論思
議論、思考。特指皇帝與學(xué)士、臣子討論學(xué)問。 漢 班固 《兩都賦》序:“朝夕論思,日月獻納?!?唐 李百藥 《安德山池宴集》詩:“朝宰論思暇,高宴臨方塘?!?清 黃遵憲 《己亥續(xù)懷人詩》:“ 金華 講殿共論思, 圣祖 文宗 舊典貽?!?梁啟超 《軍機大臣署名與立憲國之國務(wù)大臣副署》:“君上日與廷臣前席論思。”
清禁
(1).指皇宮。皇宮中清靜嚴(yán)肅,故稱。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·十反·司徒九江朱倀》:“臣愿陛下思 周旦 之言,詳左右清禁之內(nèi),謹(jǐn)供養(yǎng)之官,嚴(yán)宿衛(wèi)之身?!?唐 杜牧 《洛陽秋夕》詩:“清禁漏閑煙樹寂,月輪移在 上陽宮 ?!薄睹魇贰罹魝鳌罚骸氨菹抡\與公卿賢士日論治道,則心正身修,天地鬼神莫不祐享,安用此妖誕邪妄之術(shù)列諸清禁,為圣躬累耶!”
(2).清除宮苑污穢,禁止閑雜窺伺?!端螘ざY志三》:“陽路整衛(wèi),正途清禁?!?/p>
三朝
(1).正月一日。為歲、月、日之始,故曰三朝?!段倪x·班固<東京賦>》:“春王三朝,會同 漢 京?!?李善 注:“三朝,歲首朔日也?!薄稘h書·孔光傳》:“歲之朝,曰三朝?!?顏師古 注:“歲之朝,月之朝,日之朝,故曰三朝。” 唐 耿湋 《元日早朝》詩:“九陌朝臣滿,三朝候鼓賒?!?宋 楊萬里 《誠齋荊溪集序》:“戊戌三朝,時節(jié)賜告,少公事,是日即作詩。”
(2).謂三日。 唐 李白 《上三峽》詩:“三朝上 黃牛 ,三暮行太遲。三朝又三暮,不覺鬢成絲。”
(3).舊時婚后或出生后第三日均稱“三朝”。 宋 吳自牧 《夢粱錄·嫁娶》:“三日,女家送冠花、彩段、鵝蛋……并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,謂之‘送三朝禮’也。”《四游記·玉帝起賽寶通明會》:“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 ,纔三朝便能言語?!?清 孫枝蔚 《新嫁娘》詩:“從今愁婦職,人莫羨三朝。”
(1).外朝、內(nèi)朝、燕朝?!吨芏Y·秋官·朝士》“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” 漢 鄭玄 注:“ 周 天子諸侯,皆有三朝。外朝一,內(nèi)朝二。內(nèi)朝之在路門內(nèi)者或謂之燕朝。” 宋 葉夢得 《石林燕語》卷二:“古者天子三朝:外朝、內(nèi)朝、燕朝。外朝在王宮庫門外,有非常之事以詢?nèi)f民於宮中。內(nèi)朝在路門外,燕朝在路門內(nèi),蓋內(nèi)朝以見羣臣,或謂之路朝,燕朝以聽政,猶今之奏事,或謂之燕寢。”
(2).指前后三代君主統(tǒng)治的時期。 唐 李德裕 《離平泉馬上作》詩:“十年紫殿掌洪鈞,出入三朝一品身?!?唐 李遠 《贈寫御容李長史》詩:“三朝供奉無人敵,始覺 僧繇 浪得名?!?宋 蘇軾 《題永叔會老堂》詩:“三朝出處共雍容,歲晚交情見二公?!?/p>
散殊
各不相類;各有區(qū)別?!抖Y記·樂記》:“天高地下,萬物散殊,而禮制行矣?!?孔穎達 疏:“以天高地下不同,故人倫尊卑有異,其間萬物各散殊涂,禮者別尊卑,定萬物,是禮之法制行矣?!?宋 司馬光 《進士策問》之一:“夫材性散殊,不可致之於一涂;愛尚不同,不可納之於一趣?!?/p>
二紀(jì)
(1).謂日、月?!逗鬂h書·張衡傳》:“倚 招搖 、 攝提 以低回剹流兮,察二紀(jì)、 五緯 之綢繆遹皇?!?李賢 注:“二紀(jì),日月也?!?/p>
(2).二十四年?!段倪x·謝靈運<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(fā)都>》詩:“從來漸二紀(jì),始得傍歸路。” 李善 注引 孔安國 《尚書傳》:“十二年曰紀(jì)?!?張銑 注:“自從仕來,漸進得二十四年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》:“策名委質(zhì),忽焉二紀(jì)?!?/p>
(3).約指二十余年。 唐 李敬方 《太和公主還宮》詩:“二紀(jì)煙塵外,凄涼轉(zhuǎn)戰(zhàn)歸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五:“吾本天上司書仙人,偶以一念情愛,謫居人間二紀(jì)?!?王古魯 注:“一紀(jì)為十二年,此處二紀(jì)泛指二十餘歲之意?!?清 劉巖 《哭家西谷侍御》詩:“二紀(jì)聚京國,情若同胞親?!?/p>
王之望名句,賀劉侍郎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