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冷寒中不自知,故應(yīng)病骨易尪羸
出自宋代張耒《以病在告寄楊器之》:
飲冷寒中不自知,故應(yīng)病骨易尪羸。
老人素懶何妨病,太守兼容得自私。
雨汗欺風(fēng)元自濕,火云挾日故行遲。
江樓清絕真孤負,正是齋居禁酒時。
注釋參考
寒中
中醫(yī)指邪在脾胃而為里寒的病癥。多因脾胃虛寒,邪從寒化,或由勞倦內(nèi)傷轉(zhuǎn)變而成。有脘腹疼痛,腸鳴泄瀉等癥狀。《素問·金匱真言論》:“長夏,善病洞泄、寒中?!?王冰 注:“土主於中,是為倉廩,糟粕水穀,故為洞泄、寒中也。” 高士宗 直解:“洞泄,脾虛也;寒中,脊虛也?!眳㈤啞鹅`樞經(jīng)·五邪》及《內(nèi)外傷辨惑論》。
中醫(yī)類中風(fēng)類型之一。由于暴中寒邪所致。有身強直,口噤不語,四肢戰(zhàn)搖,猝然眩暈,身無汗等癥狀。
自知
自知 (zìzhī) 認識自己;自己明了 know oneself病骨
指多病瘦損的身軀。 唐 李賀 《示弟》詩:“病骨猶能在,人間底事無。” 宋 蘇軾 《浴日亭》詩:“已覺蒼涼蘇病骨,更煩沆瀣洗衰顏?!?宋 陸游 《晚歸》詩:“病骨羸將折,昏眸困欲眠?!?明 于謙 《登樓書興》詩:“暮景侵尋欺病骨,秋霜容易上華巔?!?/p>
尪羸
尪羸 (wāngléi) 瘦弱 emaciated 魏生自睹尪羸之狀,亦覺駭然?!?明·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張耒名句,以病在告寄楊器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