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羅鄴《自遣》
四十年來詩酒徒,一生緣興滯江湖。不愁世上無人識,
唯怕村中沒酒沽。春巷摘桑喧姹女,江船吹笛舞蠻奴。
焚魚酌醴醉堯代,吟向席門聊自娛。
注釋參考
焚魚
(1).燒魚(祭神)。相傳 周武王 伐 紂 ,渡 河 ,有白魚躍入舟中, 武王 燒魚以祭。見《書·泰誓》。后借指開國君主受命之符。 漢 荀悅 《漢紀·高祖紀贊》:“焚魚斬蛇,異功同符,豈非精靈之感哉!”
(2).燒毀魚袋,表示棄官歸隱。 明 張煌言 《陳文生<未焚草>序》:“每遇名勝,輒欲焚魚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題鴛湖閨詠》詩之三:“新詞折柳還應(yīng)就,舊事焚魚總不如?!?/p>
酌醴
酌酒。《詩·小雅·吉日》:“發(fā)彼小豝,殪此大兕。以御賓客,且以酌醴。” 三國 魏 嵇康 《雜詩》:“鸞觴酌醴,神鼎烹魚?!薄缎绿茣ざY樂志七》:“盥手洗觶,酌醴,加?xùn)聘仓!?/p>
席門
以席為門。語本《史記·陳丞相世家》:“家乃負郭窮巷,以弊席為門,然門外多有長者車轍。”后世以“席門”喻指清貧之家或隱者之居。《宋書·袁粲傳》:“所處席門常掩,三逕裁通,雖 揚子 寂漠, 嚴叟 沉冥,不是過也。” 唐 袁郊 《甘澤謠·懶殘》:“ 李公 潛往謁焉,望席門通名而拜?!?清 方文 《送王幼公之毘陵》詩:“席門掩窮巷,殘花綻疎籬?!?/p>
自娛
自娛 (zìyú) 使自己在娛樂或愉快的狀態(tài)中得到消遣 amuse oneself 他讀書自娛羅鄴名句,自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解壓收納物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