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韋莊《江上村居》:
本無蹤跡戀柴扃,世亂須教識(shí)道情。
顛倒夢(mèng)魂愁里得,撅奇詩句望中生。
花緣艷絕栽難好,山為看多詠不成。
聞道漢軍新破虜,使來仍說近離京。
注釋參考
蹤跡
蹤跡 (zōngjì) 行動(dòng)所留下可覺察的形跡 trace;track;footprint;vestige 不留蹤跡 詭蹤跡?!巍?文天祥《后序》柴扃
猶柴門。亦以指貧寒的家園。 唐 杜牧 《憶歸》詩:“ 新城 非故里,終日想柴扃?!?唐 吳融 《西陵夜居》詩:“寒潮落遠(yuǎn)汀,暝色入柴扃。” 前蜀 韋莊 《江上村居》詩:“本無蹤跡戀柴扃,世亂須教識(shí)道情?!?/p>
道情
道情 (dàoqíng) 曲藝的一個(gè)類別。淵源于唐代的《承天》《九真》等道曲。南宋始用漁鼓、筒板伴奏,故又稱道情漁鼓。至清代,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(jié)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,如陜北道情、江西道情、湖北漁鼓、四川竹琴等。道情多以唱為主,以說為輔。有坐唱、站唱、單口、對(duì)口等表演形式 a form of folk art;ballad with a moral theme韋莊名句,江上村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