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影托云入帝京,少年正好作功名
出自宋代黃庚《送任子敏司丞赴北》:
鞭影托云入帝京,少年正好作功名。
不辭驛騎三千里,欲奮鵬搏九萬程。
白玉樓中揮翰墨,黃金臺(tái)上被恩榮。
何須折柳送行色,只寫詩篇話別情。
注釋參考
鞭影
(1).馬鞭的影子。《景德傳燈錄·天臺(tái)豐干禪師》:“外道禮拜云:‘善哉世尊,大慈大悲開我迷云,令我得入?!獾廊ヒ选?阿難 問佛云:‘外道以何所證而言得入。’佛云:‘如世間良馬,見鞭影而行?!?宋 陸游 《村居》詩:“生憎快馬隨鞭影,寧作癡人記劍痕?!?金 元好問 《懷益之兄》詩:“鞭影驚疲馬,鐘聲急暮禽?!?/p>
(2).借指鞭策自己的事物。 宋 楊億 《<景德傳燈錄>序》:“機(jī)緣交激,若拄于箭鋒;智藏發(fā)光,旁資于鞭影。” 宋 蘇軾 《靜常齋記》:“既以是為吾號(hào),又以是為吾室,則有名之累,吾何所逃。然亦趨寂之指南,而求道之鞭影乎。” 清 龔自珍 《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詮次得》詩之五:“傳聞智勇人,傷心自鞭影?!?/p>
帝京
帝都;京都?!稘h武故事》:“上幸 河?xùn)| ,欣言中流,與群臣飲宴,顧視帝京,乃自作《秋風(fēng)辭》?!?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我從去年辭帝京,謫居臥病 潯陽 城?!?明 邊貢 《重贈(zèng)吳國賓》詩:“休把客衣輕浣濯,此中猶有帝京塵?!?清 黃景仁 《都門秋思》詩:“帝京欲賦慚才思,自掩蕭齋著惱公。”
少年
少年 (shàonián) 古稱青年男子,現(xiàn)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(gè)階段 early youth (from ten to sixteen) 少年兒童讀物正好
正好 (zhènghǎo) 恰好 just right;just in time;as it happeness 我想派人去叫你們,你們正好來了 不多不少,沒有零頭的 just enough;flat 正好用十秒鐘趕上了公共汽車功名
功名 (gōngmíng) 功績和名位;封建時(shí)代指科舉稱號(hào)或官職名位 scholarly honour or official rank in feudal China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,立功名兮慰平生?!度龂萘x》 但是,他們(指東林黨人)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,總算進(jìn)步多了?!妒率玛P(guān)心》黃庚名句,送任子敏司丞赴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