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樓鑰《題家藏二畫二龍》:
老龍臥海沙,覺來未欠伸。
珠光發(fā)海底,闖然目有神。
畫龍不畫全,必雜煙與云。
此龍未嘗動(dòng),具見爪與鱗。
一龍望見之,爭(zhēng)心生怒嗔。
奮迅勇欲前,便爾云滿身。
不知出誰筆,定非塵中人。
若非親見之,何由寫其真。
云濤方?jīng)坝?,恍若渺無津。
為霖會(huì)有時(shí),正爾良苦辛。
乃知青云高,不如寂寞濱。
深虞或飛去,十襲聊自珍。
注釋參考
十襲
把物品一層又一層地包裹起來,以示珍貴。 宋 歐陽修 《謝賜<漢書>表》:“十襲珍藏,但誓傳家而永寳。” 宋 陳師道 《謝寇十一惠端硯》詩:“琢為時(shí)樣供翰墨,十襲包藏百金貴?!?宋 楊萬里 《三辰硯屏歌》:“懷璧未為罪,借書未為癡,公當(dāng)十襲古錦帊,如何傳翫十手把,不防夜半有力者?”
自珍
自愛;珍惜己體?!稘h書·賈誼傳》:“襲九淵之神龍兮,沕淵潛以自珍。” 唐 杜甫 《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》詩之三:“一失不足傷,念子孰自珍?!?宋 陸游 《草書歌》:“小兒勸我當(dāng)自珍,勿為門生書棐幾?!?/p>
樓鑰名句,題家藏二畫二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