隱起玉文非篆隸,混成環(huán)狀豈磨礱
出自宋代夏竦《奉賀御製靈應(yīng)瑞石》:
沉潛毓粹生嘉石,宥密開祥契上穹。
降圣遠期真馭協(xié),卜年遐祚寶符同。
敻殊延喜靈珪上,詎比昭華瑞琯中。
隱起玉文非篆隸,混成環(huán)狀豈磨礱。
彌彰帝歷休祺茂,永葉仙源統(tǒng)緒隆。
欽翼春懷敷睿藻,巍巍千祀仰惟聰。
注釋參考
隱起
凸起,高起。 晉 葛洪 《西京雜記》卷五:“ 趙后 有寳琴,曰鳳凰,皆以金玉隱起為龍鳳螭鸞、古賢列女之象?!薄侗饼R書·陽休之傳》:“ 高祖 幸 汾陽 之 天池 ,於池邊得一石,上有隱起,其文曰:‘六王三川?!?唐 劉禹錫 《白太守行》:“我為《太守行》,題在隱起珪。”
玉文
玉簡上的文字或用作文字的美稱。《藝文類聚》卷七六引 南朝 梁元帝 《荊州長沙寺阿育王像碑》:“蓋聞琁璣玉衡,穹昊所以紀物;金版玉文,淳精所以播氣?!?/p>
篆隸
篆書和隸書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練字》:“篆隸相鎔,蒼雅品訓(xùn)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穀水》:“ 魏 正始 中,又立古篆隸三字石經(jīng)。” 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三:“ 米芾 得能書之名,似無負於海內(nèi)。 芾 於真楷篆隸不甚工,惟於行草,誠入能品。”
混成
(1).渾然一體,自然生成?!独献印罚骸坝形锘斐?,先天地生?!?王弼 注:“混然不可得而知,而萬物由之以成,故曰混成也?!?漢 班固 《幽通賦》:“道混成而自然兮,術(shù)同原而分流?!薄读簳こ良s傳》:“回余眸於艮域,覿高館於茲嶺。雖混成以無跡,寔遺訓(xùn)之可秉?!?清 姚鼐 《暑懷》詩:“混成故無尾,象帝詎有先。”
(2).混合而成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采撰》:“觀夫 丘明 受經(jīng)立傳,廣包諸國,蓋當時有《周志》、《晉乘》、《鄭書》、《楚杌》等篇,遂乃聚而編之,混成一録。” 曹禺 《雷雨》第四幕:“外面人聲嘈亂,哭聲,叫聲,混成一片。”
磨礱
亦作“ 磨礲 ”。亦作“磨壟”。1.磨石。 南朝 梁元帝 《金樓子·雜記下》:“ 枚乘 有之:磨礱不見其損,有時而盡?!?唐 黃滔 《書懷寄友人》詩:“此生如孤燈,素心挑易盡,不及如頑石,非與磨礱近?!?清 錢謙益 《保硯齋記》:“以磨礲比德焉,以介石比貞焉?!眳⒁姟?磨礱砥礪 ”。
(2).磨治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勾踐陰謀外傳》:“一夜天生神木一雙,大二十圍,長五十尋,陽為文梓,陰為楩柟,巧工施校,制以規(guī)繩,雕治圓轉(zhuǎn),刻削磨礱。”《太平廣記》卷三九八引 唐 張鷟 《朝野僉載》:“ 趙州 石橋甚工,磨壠密致,如削焉?!币槐咀鳌?磨礲 ”。 宋 黃庭堅 《謝王仲至惠洮州礪石黃玉印材》詩:“磨礲頑鈍印此心,佳人持贈意堅密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七·滄溟見夢》:“ 愚山 適將往南山購石,見墓道間有石仆地,磨礱如新,遂刻己文?!?郭沫若 《贈朝鮮同志》詩:“江山錦繡三千里,寳劍磨礱十萬橫。”
(3).磨練;切磋。 唐 劉禹錫 《酬湖州崔郎中見寄》詩:“磨礱老益智,吟詠閒彌精?!?宋 陸游 《示友》詩:“學問更當窮廣大,友朋誰與共磨礱。” 明 方孝孺 《先府君行狀》:“先君日以師道磨礲學者,晝夜辨析,諄諄不懈。”
(4).折磨。 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別母》:“薄命合遭逢,自古佳人,偏受磨礱?!?明 張鳳翼 《紅拂記·奇逢舊侶》:“數(shù)載飄零似轉(zhuǎn)蓬,為恩情多少磨礱。”
夏竦名句,奉賀御製靈應(yīng)瑞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