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世琵琶知者少,枉教人、斜抱胸前月
出自清代陳維崧《冬夜不寐寫懷,用稼軒、同父倡和韻》:
已矣何須說!笑樂安、彥升兒子,寒天衣葛。
百結(jié)千絲穿已破,磨盡炎風(fēng)臘雪。
看種種、是余之發(fā)。
半世琵琶知者少,枉教人、斜抱胸前月。
羞再挾,王門瑟。
黃皮褲褶軍裝別。
出蕭關(guān)、邊笳夜起,黃云四合。
直向李陵臺畔望,多少如霜戰(zhàn)骨。
隴頭水、助人愁絕。
此意盡豪哪易遂?學(xué)龍吟、屈煞床頭鐵。
風(fēng)正吼,燭花裂。
注釋參考
半世
半世 (bànshì) 人生的一半 half a lifetime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(chǔ)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知者
能了解的人;有見識的人。 唐 元稹 《琵琶歌》:“曲名《無限》知者鮮,《霓裳羽衣》偏宛轉(zhuǎn)。” 宋 蘇軾 《以雙刀遣子由次其韻》:“作詩銘其背,以待知者看?!?清 陳廷焯 《白雨齋詞話》卷七:“故余嘗謂 太白 詩,謹守古人繩墨,亦步亦趨,不敢相背。至 杜陵 乃真與古人為敵,而變化不可測矣……但可為知者道,難與俗人言?!?/p>
有智慧的人?!吨芏Y·考工記序》:“知者創(chuàng)物,巧者述之?!?陸德明 釋文:“﹝知﹞音智?!薄妒酚洝ど叹袀鳌罚骸坝拚唛滌冻墒?,知者見於未萌。” 唐 杜甫 《貽華陽柳少府》詩:“鬱陶抱長策,義仗知者論。” 章炳麟 《文學(xué)說例》:“黨同妬真,以破碎譏知者,人心渾渾,日益頑嚚,良有以也?!?/p>
枉教
敬辭。猶言屈尊賜教。 宋 王安石 《與李修撰書》:“乃煩枉教,慰感何可復(fù)言,尤喜動止多福?!?/p>
前月
前月 (qiányuè) 上個月 month before last 前月浮梁賣茶去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詩陳維崧名句,冬夜不寐寫懷,用稼軒、同父倡和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方塊進化模擬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