灶火通軍壁,烽煙上戍樓
出自唐代駱賓王《夕次蒲類津(一作晚泊蒲類)》:
二庭歸望斷,萬里客心愁。
山路猶南屬,河源自北流。
晚風(fēng)連朔氣,新月照邊秋。
灶火通軍壁,烽煙上戍樓。
龍庭但苦戰(zhàn),燕頷會(huì)封侯。
莫作蘭山下,空令漢國羞。
注釋參考
灶火
灶火 (zàohuo) 〈方〉 廚房 kitchen 燒飯的灶 oven 灶火上蒸了一鍋飯軍壁
軍營壁壘?!吨芏Y·夏官·量人》“營軍之壘舍” 漢 鄭玄 注:“軍壁曰壘?!?賈公彥 疏:“軍壁曰壘者,軍行之所擬停之處,皆為壘壁,恐有非常,故云軍壁曰壘也?!?唐 駱賓王 《夕次蒲類津》詩:“灶火通軍壁,烽煙上戍樓?!?明 何景明 《九日》詩:“故國遺軍壁,孤城傍虜營。”
烽煙
烽煙 (fēngyān) 烽火臺(tái)報(bào)警之煙 beacon;beacon-fire戍樓
邊防駐軍的瞭望樓。 南朝 梁元帝 《登堤望水》詩:“旅泊依村樹,江槎擁戍樓?!?唐 許渾 《金陵懷古》詩:“《玉樹》歌殘王氣終, 景陽 兵合戍樓空?!?明 尹耕 《紫荊關(guān)》詩:“斥堠直通沙磧外,戍樓高并朔云平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紀(jì)伯紫往太原》詩:“相依 劉越石 ,清嘯戍樓中?!?/p>
駱賓王名句,夕次蒲類津(一作晚泊蒲類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