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胡寅《憶端子三首》:
當(dāng)年夢(mèng)頰見清伊,勁氣全妝目與眉。
髫齓已能莊語(yǔ)笑,嬉游元只在書詩(shī)。
青松不及明堂用,黃壤空余白玉悲。
精爽有無何處去,豈能知我痕心時(shí)。
注釋參考
精爽
(1).精神?!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坝梦锞?,則魂魄強(qiáng),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?!薄度龂?guó)志·魏志·蔣濟(jì)傳》:“歡娛之躭,害於精爽;神太用則竭,形太勞則弊?!?宋 洪邁 《夷堅(jiān)乙志·承天寺》:“自爾以來,精爽常鬱鬱。”
(2).魂魄。 晉 潘岳 《寡婦賦》:“睎形影於幾筵兮,馳精爽於丘墓。” 唐 李群玉 《題二妃廟》詩(shī):“不知精爽歸何處,疑是行云秋色中?!?清 王式丹 《于忠肅公墓》詩(shī):“相望 鄂王 精爽在,靈旗蕭颯暮山空?!?/p>
(3).猶言神清氣爽?!缎咽酪鼍墏鳌返诙兀骸澳慵掖鬆斪蛉丈跏蔷趺淳蜁?huì)這等?。俊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七五回:“ 李紈 近日也覺精爽了些,擁衾倚枕,坐在床上?!?/p>
有無
亦作“ 有亡 ”。1.有或無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<子虛賦>》:“臣 楚國(guó) 之鄙人也,幸得宿衛(wèi),十有餘年,時(shí)從出游,游於后園,覽於有無,然猶未能徧覩也。” 李善 注:“覽於有無,謂或有所見,或復(fù)無也。” 漢 揚(yáng)雄 《羽獵賦》:“馳弋乎神明之囿,覽觀乎羣臣之有亡?!?唐 賈島 《送僧》詩(shī):“言歸文字外,意出有無間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三九回:“這個(gè)不難,只取牢城營(yíng)文冊(cè)一查,便見有無?!?/p>
(2).指家計(jì)的豐或薄。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 子游 問喪具。夫子曰:‘稱家之有亡。’ 子游 曰:‘有亡惡乎齊?’” 陸德明 釋文:“有亡……一音無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亡,無也。言各隨其家計(jì)豐薄有無也?!?宋 范仲淹 《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》:“﹝公﹞復(fù)常好施,與宗族同其有亡。” 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所生長(zhǎng)的地方》:“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,到天王廟去殺豬,宰羊,磔狗,獻(xiàn)雞,獻(xiàn)魚,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,六畜的興旺,兒女的長(zhǎng)成,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?!?/p>
(3).指有馀與不足?!稌ひ骛ⅰ罚骸绊w有無化居,烝民乃粒,萬(wàn)邦作乂?!?孫星衍 疏:“有為有餘,無為不足也。”按,《文選·王融<永明九年策秀才文>之四》引作“有亡”。 唐 韓愈 《原道》:“為之賈以通其有無?!?宋 蘇軾 《過云龍山人張?zhí)祗K》詩(shī):“墟里通有無,垣墻任摧倒?!?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所生長(zhǎng)的地方》:“商人各負(fù)擔(dān)了花紗同貨物,灑脫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,同平民作有無交易,謀取什一之利?!?/p>
(4).所有。 唐 韓愈 《處士盧君墓志銘》:“其弟 渾 ,以家有無,葬以車一乘於 龍門山 先人兆?!?宋 曾鞏 《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》:“其喪父也,以家之有無葬,故葬不緩。”
(5).古代哲學(xué)范疇。有,指事物的存在,有“有形、有名、實(shí)有”等義;無,指事物的不存在,有“無形、無名、虛無”等義?!独献印罚骸疤煜陆灾乐疄槊?,斯惡已;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論說》:“次及 宋岱 、 郭象 ,鋭思於幾神之區(qū); 夷甫 、 裴頠 ,交辨於有無之域:并獨(dú)步當(dāng)時(shí),流聲后代?!?/p>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(shī):“萬(wàn)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(tái)賓客有誰(shuí)憐?”《宋史·歐陽(yáng)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(dú)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(yáng)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(gè)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豈能
豈能 (qǐnéng) 怎能;哪能 how can 我豈能反對(duì)?知我
(1).深切了解我?!对?shī)·王風(fēng)·黍離》:“知我者,謂我心憂;不知我者,謂我何求。”《史記·管晏列傳》:“ 管仲 曰:‘吾始困時(shí),嘗與 鮑叔 賈,分財(cái)利多自與, 鮑叔 不以我為貪……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 鮑子 也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(yǔ)·賞譽(yù)》:“ 王長(zhǎng)史 云:‘ 劉尹 知我,勝我自知。’” 宋 蘇軾 《觀魚臺(tái)》詩(shī):“若信萬(wàn)殊歸一理,子今知我我知魚?!?/p>
(2).器重我?!妒酚洝ご炭土袀鳌罚骸癌z 豫讓 ﹞去而事 智伯 , 智伯 尊寵之……﹝ 豫讓 ﹞曰:‘嗟呼!士為知己者死,女為説己者容。今 智伯 知我,我必為報(bào)讎而死,以報(bào) 智伯 ,則吾魂魄不愧矣?!?/p>
胡寅名句,憶端子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