芳杜湘君曲,幽蘭楚客詞
出自唐代駱賓王《同辛簿簡(jiǎn)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》:
聞君招隱地,仿佛武陵春。
緝芰知還楚,披榛似避秦。
崩查年祀積,幽草歲時(shí)新。
一謝滄浪水,安知有逸人。
芳晨臨上月,幽賞狎中園。
有蝶堪成夢(mèng),無(wú)羊可觸藩。
忘懷南澗藻,蠲思北堂萱。
坐嘆華滋歇,思君誰(shuí)為言。
林泉恣探歷,風(fēng)景暫裴徊。
客有遷鶯處,人無(wú)結(jié)駟來(lái)。
聚花如薄雪,沸水若輕雷。
今日徒招隱,終知異鑿壞。
俗遠(yuǎn)風(fēng)塵隔,春還初服遲。
林疑中散地,人似上皇時(shí)。
芳杜湘君曲,幽蘭楚客詞。
山中有春草,長(zhǎng)似寄相思。
注釋參考
湘君
(1). 堯 二女, 舜 妃?!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(jì)》:“上問(wèn)博士曰:‘ 湘君 何神?’博士對(duì)曰:‘聞之, 堯 女 舜 之妻而葬此。’” 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有虞二妃》:“ 舜 陟方死於 蒼梧 ,號(hào)曰 重華 。二妃死於 江 湘 之間,俗謂之 湘君 。”
(2). 湘水 本有水神,謂之 湘君 ?!冻o·九歌·湘君》“君不行兮夷猶,蹇誰(shuí)留兮中洲” 漢 王逸 注:“君謂 湘君 ……所留蓋謂此 堯 之二女也。” 洪興祖 補(bǔ)注:“ 逸 以 湘君 為 湘水 神,而謂留 湘君 於中洲者二女也。”
(3).天帝女。《山海經(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“ 洞庭之山 ……帝之二女居之” 晉 郭璞 注:“天帝之二女而處江為神也……按《九歌》 湘君 、 湘夫人 自是二神, 江 湘 之有夫人,猶 河 洛 之有 虙妃 也。此之為靈與天地并矣,安得謂之 堯 女?”
(4). 湘水 男神。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湘君湘夫人非堯女》:“ 湘君 、 湘夫人 ,蓋 楚 俗所祀 湘山 神夫妻二人…… 屈原 《湘君》篇明言‘望夫君兮未來(lái)’,夫君,即指 湘君 也,若女子則不應(yīng)稱夫君也。”近人多主此說(shuō)。
(5). 舜 正妃 娥皇 。 唐 韓愈 《黃陵廟碑》:“以余考之, 璞 與 王逸 俱失也。 堯 之長(zhǎng)女 娥皇 為 舜 正妃,故曰君,其二女 女英 自宜降曰夫人也?!?/p>
幽蘭
(1).蘭花?!冻o·離騷》:“戶服艾以盈要兮,謂幽蘭其不可佩?!?前蜀 韋莊 《上春詞》:“幽蘭報(bào)暖紫芽折,夭花愁艷蝶飛迴。” 陳毅 《冬夜雜詠·幽蘭》:“幽蘭在山谷,本自無(wú)人識(shí)?!?/p>
(2).古琴曲名。 戰(zhàn)國(guó) 楚 宋玉 《諷賦》:“臣援琴而鼓之,為《幽蘭》、《白雪》之曲?!?南朝 宋 謝惠連 《雪賦》:“《曹風(fēng)》以ma{1|1}衣比色, 楚 謡以《幽蘭》儷曲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聽(tīng)幽蘭》詩(shī):“琴中古曲是《幽蘭》,為我慇懃更弄看?!?/p>
楚客詞
指 屈原 的辭賦。 唐 駱賓王 《同辛簿簡(jiǎn)仰酬思玄上人林泉》詩(shī)之四:“芳杜 湘君 曲,幽蘭 楚 客詞?!?/p>
駱賓王名句,同辛簿簡(jiǎn)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