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魏帝廟》:
佛貍歲未卯,志欲吞宇縣。
當年江飲馬,腥血浸淮甸。
地人飯耕牛,有井巢歸燕。
至今閱遺史,為汝空飲恨。
緬想瓜步留,殺氣纏吳分。
云何此山椒,遺像儼高殿。
無乃甘事讎,吳俗昧所見。
或復(fù)綿歷久,后嗣忘敵怨。
冥漠彼有識,福汝吾敢信。
君看趙與薛,狥國冒禍釁。
魏侯繼前躅,長呼死白{1-1}刃。
胡不戶祝之,香火均遠近。
豈但祈神休,抑使頑懦雷。
誰令決從違,引手適我原。
注釋參考
綿歷
亦作“緜歷”。1.謂延續(xù)時間長久?!侗笔贰び谥攤鳌罚骸?蕭氏 保據(jù) 江 南,緜歷數(shù)紀?!?唐 李商隱 《為侍郎汝南公華州謝加階狀》:“貪叨華顯,緜歷光陰。” 魯迅 《漢文學(xué)史綱要》第一篇:“要之文字成就,所當綿歷歲時,且由眾手,全羣共喻,乃得流行?!?/p>
(2).猶綿延?!侗笔贰ご拗俜絺鳌罚骸癌z 隋文帝 ﹞令發(fā)丁三萬於 朔方 、 靈武 筑 長城 ,東至 黃河 ,西拒 綏州 ,南至 勃出嶺 ,綿歷七百里。”
后嗣
后嗣 (hòusì) 后代子孫 offsprings;descendant陳造名句,魏帝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