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杜范《送石宰》:
朔風攪長林,凝冰封厚地。
人嗟行路難,君行亦易易。
句金號巖邑,日事紛萬蝟。
群情一齟齬,煩言四騰沸。
長吏不足嚴,去之若下縋。
俯仰十年間,轉足幾顛躓。
君材萬斛鼎,幾然國重器。
小試蒞茲邑,斬斬常正義。
百煉剛莫奪,豪猾斂手避。
惠人鄭之僑,始亦遭怨詈。
三年輿誦聞,人情見真?zhèn)巍?br>君來弊俗,固有不得志。
抗之如不克,浮言吁可畏。
論定要以久,克終乃為貴。
謗讟變懼謠,君政本不異。
字民有隱德,動人皆實意。
嘉績今報成,坐洗十年愧。
民俗豈相遠,己治人亦治。
我本山澤臞,強顏領一尉。
弱植愧匪材,久矣辱大芘。
傾倒罄心腹,撫愛殊愧類。
我亦為知己,奔走常盡瘁。
君今造清朝,行李挾佳氣。
我方困塵役,何心逃吏議。
世道就淺鋏,人心競功利。
俗子不足言,志士或窘匱。
規(guī)摹與事業(yè),兩者略相似。
原君恢宏綱,大用見經(jīng)緯。
江梅受命獨,奇節(jié)凌赑屃。
折取歲寒枝,摻祛以相遺。
此物君固有,珍重調(diào)鼎味。
更須厚培植,華實處根底。
注釋參考
弊俗
(1).鄙陋的習俗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疾謬》:“誠宜正色矯而呵之,何謂同其波流,長此弊俗哉!” 林紓 《譯<塊肉馀生述>序》:“ 英倫 半開化時民間弊俗亦皎然揭諸眉睫之下?!?/p>
(2).指不良的習尚。《資治通鑒·唐太宗貞觀十二年》:“刺史 趙元楷 課父老服黃紗單衣迎車駕,盛飾廨舍樓觀,又飼羊百餘頭,魚數(shù)百頭以饋貴戚。上數(shù)之曰:‘……卿所為乃亡 隋 之弊俗也。’”
(3).指風氣敗壞的社會。《陳書·何之元傳》:“﹝ 梁高祖 ﹞生自布衣,長於弊俗,知風教之臧否,識民黎之情偽。” 宋 秦觀 《醫(yī)者》詩:“時遷圣徂遂幽昏,弊俗竊以資利源?!?/p>
固有
固有 (gùyǒu) 從一開始就有的 inherent;intrinsic;innate;inborn 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(guī)律性?!陡脑煳覀兊膶W習》不得志
不得志 (bùdézhì) 謂志愿不能實現(xiàn)或欲望不能滿足 unsuccessful 老五認為教民辦學校是自己不得志杜范名句,送石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