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新《答李丞用其韻》:
年少文聲許過秦,仁涂便失自由身。
初思鱸鱠翻歸興,不見仙槎卻問津。
道德千言遙胄事,文章萬丈當家春。
魚從丙穴如收得,更與張華細辨鱗。
注釋參考
思鱸
同“ 思鱸蒓 ”。 宋 陸游 《枕上作》詩:“采若未能浮 楚 澤,思鱸猶欲釣 吳松 ?!?/p>
歸興
歸思;回鄉(xiāng)的興致。 唐 杜甫 《官定后戲贈》詩:“故山歸興盡,回首向風飈?!?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王魁傳》:“之子動歸興,輕袂飄如蓬。” 宋 郭祥正 《金山行》:“白云南來入我望,又起歸興隨征鴻?!?/p>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仙槎
亦作“僊槎”。神話中能來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間的竹木筏。典出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三:“舊説云天河與海通,近世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,人有奇志,立飛閣於查上,多齎糧,乘槎而去。十餘日中,猶觀星月日辰,自后芒芒忽忽,亦不覺晝夜,去十餘日,奄至一處,有城郭狀,屋舍甚嚴,遙望宮中多織婦,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。牽牛人乃驚問曰:‘何由至此?’此人見説來意,并問此是何處。答曰:‘君還至 蜀郡 訪 嚴君平 則知之?!共簧习叮蜻€如期。后至 蜀 問 君平 ,曰:‘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?!嬆暝拢谴巳说教旌訒r也?!?宋 張孝祥 《蝶戀花·送姚主管橫州》詞:“君泛仙槎銀海去。后日相思,地角天涯路。” 明 方孝孺 《萬里圖》詩:“僊槎二月出 龍門 ,萬里春風掉晴雪?!薄峨S園詩話》卷十二引 清 郭起元 《客中秋思》詩:“銷魂何處盼仙槎?客髩逢秋白更加。”《太平廣記》卷四○五引《洞天集》:“ 嚴遵 仙槎, 唐 置之於 麟德殿 ,長五十餘尺,聲如銅鐵,堅而不蠧。 李德裕 截細枝尺餘,刻為道像,往往飛去復來。 廣明 以來失之,槎亦飛去?!?唐 李適 《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》詩:“若見 君平 須借問,仙槎一去幾時來?” 明 劉基 《怨王孫》詞:“紅塵目迥,河漢應有仙槎待還家。”后亦借稱行人所乘之舟。
問津
問津 (wènjīn) 打聽渡口,引申為探求途徑或嘗試 make inquiries;have interest in 使子路問津焉?!墩撜Z·微子》 遂無問津者?!獣x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無人問津李新名句,答李丞用其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