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三和》:
花籃果擔(dān)更噭呼,巾{左巾右篝去竹}絢爛車騎都。
民多逐末少重本,神豈護(hù)短仍憑愚。
厥初捧楬土與木,繼以刀割俄香涂。
垂旒絕類河求弁,照乘得匪龍獻(xiàn)珠。
嘗聞鄴令沉巫嫗,未必顧劭資髯奴。
阮瞻著論現(xiàn)變怪,羅支送客逢揶揄。
紛紛誅賄及編戶,往往求福于朽株。
酒肉如山鼓笛譟,塵飛不見四達(dá)衢。
世無孟子衛(wèi)吾道,河汾先生亦圣徒。
記蠟之俗通上古,舞雩之詠傳先儒。
于時(shí)游者未濫觴,操攜不過卮與壺。
乃今城郭盡衣錦,肯信田里寒無襦。
譬如銀河偶生翳,忽逢金篦為刮矑。
又若眾人餔糟醉,壯哉欲以一手扶。
馀力矢詩來挑戰(zhàn),邾卑鄫陋素備無。
明鬼首破異端惑,觀社兼奮直筆誅。
夜出偏師斫其壘,以杖擊地何神乎。
摧鋒始欲恣凌鑠,斂兵除戒無暴虐。
靜思神理幽而玄,孰若孔道昜且較。
更闌市罷欲棲烏,人出空巷堪羅爵。
□□□□□□□,饗眾共烹君夫駮。
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□樂。
風(fēng)調(diào)已兆王道行,霰集預(yù)占祥瑞數(shù)。
先生置之勿復(fù)談,遂事往矣舟移壑。
街頭新醅賤如水,孕魚可鱐蠔可剝。
祝史懷肉厭苾芬,鄰翁邀飲任草惡。
獨(dú)慚絕唱難追攀。
如以美玉博鼠樸。
注釋參考
靜思
沉靜地思考、省察?!盾髯印そ獗巍罚骸瓣V耳目之欲,而遠(yuǎn)蚊蝱之聲,閑居靜思則通?!?漢 賈誼 《新書·修政語上》:“靜思而獨(dú)居,譬其若火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送李載之殿丞赴海州榷務(wù)》詩:“世事靜思同轉(zhuǎn)轂,物華催老劇飛梭?!?葉紫 《星》第六章三:“她慢慢地靜思了好久好久!”
神理
(1).猶神道。謂冥冥之中具有無上威力,能顯示靈異,賜福降災(zāi)的神靈之道?!段倪x·謝靈運(yùn)<從游京口北固應(yīng)詔>詩》:“事為名教用,道以神理超。” 李善 注:“《周易》曰:‘圣人以神道設(shè)教,而天下服。’”《文選·王融<三月三日曲水詩序>》:“設(shè)神理以景俗,敷文化以柔遠(yuǎn)?!?李善 注:“神理,猶神道也?!?宋 范成大 《讀<甘露遺事>》詩:“神理人情本不同,絶憐鼠輩倖元功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四:“吾術(shù)豈可用來傷物命以充口腹乎?不唯神理不容也,如此小用不得?!?/p>
(2).精神理致;旨意理路?!妒勒f新語·言語》“ 晉武帝 每餉 山濤 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《謝車騎家傳》:“ 玄 ( 謝玄 )字 幼度 ,鎮(zhèn)西 奕 第三子也,神理明俊,善微言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宦娘》:“君之業(yè),妾思過半矣;但未盡其神理,請(qǐng)為妾再鼓之?!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八四回:“以后作文,總要把界限分清,把神理想明了,再去動(dòng)筆?!?嚴(yán)復(fù) 《譯<天演論>例言》:“此在譯者將全文神理融會(huì)於心,則下筆抒詞,自善互備?!?/p>
(3).靈魂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傷逝》:“ 戴公 見 林法師 墓,曰:‘德音未遠(yuǎn),而拱木已積,冀神理緜緜,不與氣運(yùn)俱盡耳。’” 唐 白居易 《祭小弟文》:“嗚呼,爾魂在幾,爾骨在棺,吾親奠酹於爾牀前,茍神理之有知,豈不聞吾此言?!?/p>
孰若
猶何如,怎么比得上。表示反詰語氣?!逗鬂h書·逸民傳·龐公》:“夫保全一身,孰若保全天下乎?” 唐 柳宗元 《童區(qū)寄傳》:“為兩郎僮,孰若為一郎僮耶?” 宋 沉括 《夢(mèng)溪筆談·官政二》:“與其害農(nóng),孰若取之於商賈?” 明 唐順之 《條陳薊鎮(zhèn)練兵事宜》:“與其懲既往之躭誤,孰若慎將來之責(zé)成?”
孔道
孔道 (kǒngdào) 通往某處必經(jīng)之關(guān)口 pass;passage providing the means of access to a place 大道;大路 thoroughfare 孔子之道 teachings of Confucius劉克莊名句,三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