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唐堯臣《金陵懷古》:
晉末英雄起,神器淪荒服。
胡月蝕中原,白日升旸谷。
金陵實(shí)形勝,關(guān)山固重復(fù)。
巨壑隍北壖,長(zhǎng)江塹西隩。
鑿山擬嵩華,穿地象伊穀。
草昧席羅圖,蓽路戴黃屋。
一時(shí)因地險(xiǎn),五世享天祿。
禮樂何煌煌,文章紛郁郁。
多士春林秀,作頌清風(fēng)穆。
出入三百年,朝事幾翻覆。
攙搶如云勃,鯨鯢旋自曝。
倦聞金鼎移,驟睹靈龜卜。
吁嗟王氣盡,坐悲天運(yùn)倏。
天道何茫茫,善淫乃相復(fù)。
行路偏衣半,遂亡大梁族。
日隱汀洲上,登艫舟鹿川陸。
月回吳山樹,風(fēng)聞楚江鵠。
因依蘭蕙叢,采襭不盈掬。
注釋參考
行路
行路 (xínglù) 路人,在路上行走的人 passerby 骨肉為行路?!啤?魏征《諫太宗十思疏》偏衣
兩色合成之衣?!蹲髠鳌らh公二年》:“大子帥師,公衣之偏衣,佩之金玦?!?杜預(yù) 注:“偏衣,左右異色,其半似公服?!?清 洪頤煊 《讀書叢錄》:“《禮記·玉藻》‘衣正色,裳間色’,偏衣,謂間色不正之衣。”
遂亡
墜亡;廢弛。遂,通“ 墜 ”。《荀子·正論》:“以是百官也令行於境內(nèi),國雖不安,不至於廢易遂亡,謂之君?!?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:“遂亦讀為墜,謂不至於廢弛墜失也?!?宋 葉適 《黃文叔詩說序》:“然性情愈昏惑,而各意為之説,形似摘裂,以從所近,則詩烏得復(fù)興,而宜其遂亡也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