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復(fù)《過高平縣》:
蚩尤食昴乘鬼車,韓國為窟秦為蛇。
韓人畏蛇渡河走,殺氣吹斷邯山斜。
秦鼓一擊趙括死,四十萬人坑黃沙。
白日忽落天地黑,鸮銜碧火來人家。
至今野土盡血色,古鏃漬血生銅花。
髑髏銜恨骨不朽,千歲開口生齒牙。
秦怒垂涎急饑腹,孱趙輕搏嬰其毒。
折戟沉槍鐵半消,洗磨赤璺曾封肉。
冤氣不絕起凄風(fēng),滿眼山川無草木。
晝陰夜慘少行人,愁雨荒煙聞鬼哭。
秦兵掃蕩六國塵,兵禍弗戢須焚身。
博浪金椎擊不死,亡秦終是韓國人。
注釋參考
趙括
戰(zhàn)國 時 趙 將,好空談兵法,不會指揮作戰(zhàn)。 長平 戰(zhàn)役中,被 秦 擊敗身死。見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。后以“趙括”泛指夸夸其談,沒有實際本領(lǐng)的人。 明 李贄 《答周柳塘?xí)罚骸爸灾畡t為圣人;不知而言之而學(xué)之,則為 趙括 讀父書, 優(yōu)孟 學(xué) 孫叔 ,豈其真乎!” 清 石嶐 《雜詩》:“從來 趙括 易言兵,寇盜於今盡據(jù)城。” 柴萼 《梵天廬叢錄·醇親王與神機營》:“募 燕 趙 健兒,成神機一營,督其事者,多半 趙括 ?!?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十七章:“ 趙括 虛驕而臨戎兮, 長平 一夕而卒坑?!眳⒁姟?趙母 ”、“ 紙上談兵 ”。
萬人坑
謂叢葬尸骸之處。 宋 王鞏 《甲申雜記》:“ 熙寧 八年,餓莩無數(shù),作萬人坑?!薄度嗣袢請蟆?968.4.28:“這四華里長的‘萬人坑’,盛不下帝國主義、資本家、封建把頭的罪和惡,裝不下我們工人階級的仇和恨?!?/p>
黃沙
(1).沙土。 宋 蘇軾 《送孔郎中赴陜郊》詩:“驚風(fēng)擊面黃沙走,西出 崤 函 脫塵垢。” 明 歸有光 《初發(fā)白河》詩之二:“胡風(fēng)刮地起黃沙,三月 長安 不見花?!?/p>
(2).指沙漠地區(qū)?!侗笔贰ね鹿葴唫鳌罚骸安績?nèi)有黃沙,周廻數(shù)百里,不生草木,因號沙州?!?唐 劉長卿 《送南特進(jìn)赴歸行營》詩:“虜云連白草, 漢 月到黃沙。”
(3).指人死后的葬地。 唐 李白 《戰(zhàn)城南》詩:“ 匈奴 以殺戮為耕作,古來惟見白骨黃沙田?!薄毒劳ㄑ浴ね鯆甥[百年長恨》:“只因頗識琴書味,風(fēng)流不久歸黃沙。”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埋玉》:“若是再禁加,拼代你殞黃沙。”
(4).指牢獄。 唐 駱賓王 《獄中書情通簡知己》詩:“青陸芳春動,黃沙旅思催?!?唐 杜甫 《贈裴南部》詩:“即出黃沙在,何須白髮侵?!眳⒁姟?黃沙獄 ”。
李復(fù)名句,過高平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