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泳《老將》:
一從十五長邊城,少見兵戈日太平。
代馬依風(fēng)都護(hù)道,飛鳶熏霧伏波營。
紅雕臘軟君王賜,青兕裘輕子女情。
昨夜點(diǎn)行新部曲,鐵衣偏奏苦寒聲。
注釋參考
一從
(1).全都服從。《韓非子·揚(yáng)權(quán)》:“凡上之患,必同其端,信而勿同,萬民一從?!?陳奇猷 集釋:“一從猶言皆從也?!?/p>
(2).一概聽從或遵從?!稌x書·盧志傳》:“陛下今日之事,當(dāng)一從右將軍。”《晉書·成恭杜皇后傳》:“今山陵之事,一從節(jié)儉,陵中唯潔掃而已,不得施涂車芻靈?!?/p>
(3).完全聽任。 唐 高適 《重陽》詩:“豈有白衣來剝啄,一從烏帽自敧斜?!?元 喬吉 《即事》曲:“一從鞍馬西東,幾番衾枕朦朧?!?/p>
(4).自從。 唐 王昌齡 《寄穆侍御出幽州》詩:“一從恩遣度 瀟湘 ,塞北江南萬里長?!?宋 王安石 《少年見青春》詩:“一從鬢上白,百不可見喜?!薄都t樓夢》第六八回:“妹子年輕,一從到了這里,諸事都是家母和家姐商議主張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和郭沫若同志》詩:“一從大地起風(fēng)雷,便有精生白骨堆?!?/p>
五長
(1).五國諸侯之長?!稌ひ骛ⅰ罚骸巴獗∷暮#探ㄎ彘L。” 孔 傳:“至海諸侯,五國立賢者一人為方伯,謂之五長,以相統(tǒng)治,以奬帝室?!?/p>
(2).古代守城的小吏。《墨子·迎敵祠》:“五步有五長,十步有什長,百步有百長。”
(3).一伍之長。古代戶籍以五戶為伍,一人為伍長。五,同“ 伍 ”。《漢書·韓延壽傳》:“置正、五長,相率以孝弟,不得舍姦人?!?顏師古 注:“正,今之鄉(xiāng)正里正也。五長,同伍之中,置一人為長也。”參見“ 伍長 ”。
五種優(yōu)點(diǎn)、長處。 宋 蘇軾 《求婚啟》:“伏承令女第二小娘子,慶闈擢秀,豈獨(dú) 衛(wèi)公 之五長?!卑?,此指 晉 衛(wèi)瓘 女“種賢而多子,美而長、白?!币姟稌x書·后妃傳上·惠賈皇后》。
邊城
邊城 (biānchéng) 臨近邊界的城市 cities on the border少見
(1).謂所見不多。《荀子·修身》:“少見曰陋?!薄稘h書·匡衡傳》:“蓋聰明疏通者戒於大察,寡聞少見者戒於雍蔽。”
(2).罕見;難得遇見?!秲号⑿蹅鳌返诰呕兀骸斑@樣值錢的東西,二百二百的幫人,真是少見!”
(3).謂不常見面。如:一向少見,你好!
兵戈
(1).指兵器。 唐 李白 《大獵賦》:“韜兵戈,火網(wǎng)罟?!?/p>
(2).指戰(zhàn)爭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闔閭內(nèi)傳》:“欲興兵戈,以誅暴 楚 ?!薄逗鬂h書·獨(dú)行傳·譙玄》:“時(shí)兵戈累年,莫能脩尚學(xué)業(yè)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九六回:“今四方分爭,兵戈方始,若復(fù)廢法,何以討賊耶?” 清 周亮工 《即席次韻贈(zèng)信州周公鼎》詩:“兵戈十載后,窮巷遠(yuǎn)游人?!?/p>
(3).指軍隊(duì)。 唐 黃滔 《景陽井賦》:“玉樓之絲管宵咽,桂岸之兵戈晝逼?!?宋 岳飛 《奉詔移偽齊檄》:“順逆二途,蚤宜擇處。兵戈既逼,雖悔何追?!?/p>
太平
太平 (tàipíng) 社會(huì)安定 peace and tranquility 安于太平之樂。——宋· 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吳泳名句,老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嗷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