攄心握文柄,引年啟賢門
出自宋代曾幾《相馬圖呈杜勉齋左司》:
造物出萬類,貴賤伊誰分。
圭章雜瓦礫,世道同疏親。
既收大宛種,一掃駑貽群。
乃觀相馬圖,低首先吟呻。
千金購死骨,舉國無其真。
生死何太晚,鹽車負(fù)艱辛。
悠悠虞阪道,赤日煎紅塵。
行人亦何多,具眼惟孫君。
一顧不旋踵,價越連城珍。
誰為繪此像,庸示將來人。
相馬失之瘦,相士失之貧。
于茲有鉅公,數(shù)載居沉淪。
涵養(yǎng)浩然氣,輪蹄任紛紜。
素識太平相,鶚表飛青云。
紫泥日邊下,八座生陽春。
攄心握文柄,引年啟賢門。
凝睇辨臧否,立志安斯民。
他時了經(jīng)濟,丹青畫麒麟。
回顧相馬者,細(xì)務(wù)何足云。
寥寥載千古,二道非同倫。
相士今何人,少陵身后身。
注釋參考
文柄
(1).考選文士的權(quán)柄。 唐 黃滔 《上楊侍郎啟》:“伏以侍郎榮司文柄,弘闡至公,歷選滯遺,精求文行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德行》:“﹝ 崔樞 ﹞明年登第,竟主文柄,有清名?!?清 趙翼 《胡豫堂視學(xué)江南相見話舊》詩:“迴翔散地?zé)o營競,十年偏屢持文柄?!?/p>
(2).評定文章的權(quán)威。 唐 劉禹錫 《祭韓吏部文》:“手持文柄,高視寰海,權(quán)衡低昂,瞻我所在?!?唐 李貽孫 《<?xì)W陽行周文集>序》:“精於理,故言多周詳;切於情,故敘事重復(fù),宜其司當(dāng)代文柄以變風(fēng)雅?!?清 王士禛 《古詩選·五言詩凡例》:“固知此道真賞,論定不誣,非可以 東陽 ( 沉約 )、 零陵 ( 范云 ),身參佐命,遂堪劫持一代文柄也。”
引年
(1).謂古禮對年老而賢者加以尊養(yǎng)。后用以稱年老辭官?!抖Y記·王制》:“凡三王養(yǎng)老,皆引年。八十者一子不從政,九十者其家不從政。”《梁書·止足傳贊》:“ 顧憲之 、 陶季直 ,引年者也?!?宋 蘇轍 《代張gong{1*1}安道乞致仕表》:“臣聞引年去位,事君之舊章;懷祿忘歸,人臣之深戒?!?清 杭世駿 《<東城雜記>序》:“亦有國老引年,依風(fēng)繩谷。”
(2).延長年壽。 唐 韓愈 《進(jìn)學(xué)解》:“訾醫(yī)師以昌陽引年,欲進(jìn)其豨苓也?!?明 方孝孺 《菊趣軒記》:“不為時俗所變,服之可以引年?!?/p>
賢門
(1).賢良門第。 明 高濂 《玉簪記·重效》:“國士 潘安 ,賢門 孟光 ,芳姿玉立珪璋?!?/p>
(2).猶賢每。 宋 無名氏 《張協(xié)狀元》戲文第一出:“廝羅響,賢門雅靜,仔細(xì)説教聽。” 錢南揚 校注:“賢,第二人稱之敬辭,猶云君;門,同們或每;俱詳《語辭匯釋》。”
曾幾名句,相馬圖呈杜勉齋左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